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
一年来,大足区政协常委会在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历次全会部署和区委三届历次全会要求,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围绕全区中心工作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展现了新时代政协工作新气象、委员队伍新风采。
2024年工作回顾
铸牢忠诚之魂,在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上坚定坚决
深学笃用党的创新理论,着力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引领作用,构建主席会议深入学、常委会会议专题学、党员委员联络组交流学的多层次、多维度学习体系。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着力严明政治纪律。准确把握“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目标要求,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坚持深学细悟,坚持以案促教,坚持学用结合。
不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着力淬炼政治品格。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突出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做到党建与履职相融互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政协系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
善谋发展之策,在服务全区中心大局上见行见效
聚焦实施重大战略集众智。不断深化川渝毗邻地区联合协商议政机制,前往都江堰市参加川渝八市区政协“携手助推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第四次专题协商活动,提出“健全完善文旅合作机制、个性打造巴蜀文旅精品、携手培育巴蜀文旅品牌”等建议;与资阳、内江、泸州等地开展联合调研,形成《关于推动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带资大段建设的调研报告》。赴遂宁市参加“助力打造川中渝西丘陵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新高地”联合协商会。考察四川凉山州重庆商会,鼓励在外足商回乡投资发展,促成凉山州食品、中药材等产业多个企业与大足达成初步落户意向。
紧扣落实重要任务建良言。开展中敖火龙产业专题调研,形成《推动中敖火龙传承与创新的对策建议》,组织中敖火烧龙、万古鲤鱼灯表演队亮相凉山彝族火把节、古蔺菜花节和贵州村超赛场。针对大足石刻保护利用问题,委员所提《关于尽快开放南山、石门山和石篆山石刻的建议》得以落实,实现大足石刻“五山”联动开放。聚焦数字产业发展,撰写了《关于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制造业数智升级的对策分析》。组织农业界别委员积极出谋划策,推动冬菜生产企业招才引智,与重庆美食文化研究会等机构深度合作,开发“冬菜包子”端上百姓餐桌、“冬菜扣肉”远销海外市场。
围绕破解重点难题出实招。着眼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防范化解风险等重点难题,激发同心之“效”主动献计破题。
恪守为民之责,在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上用心用情
重心下沉问计于民。政协大足区三届三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537件、同比增长19%,立案379件、同比增长12%,提案办理满意率达97.4%。去年以来,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436条,采用编发182期,其中转报市政协49期,专报区领导4期,转送区级部门作工作参考129期。
关口前移问需于民。通过“建协商室为团结民主聚力、建议政室为服务中心汇智、建学习室为书香政协赋能”的“三建三为”委员工作室建设,为委员履职尽责搭建广阔平台。将委员工作室前移至与界别群众密切关联的社区、园区等地。目前已有
10名市政协委员、116名区政协委员入驻20个委员工作室,
全年共开展基层宣讲活动116场次、界别协商活动92场次。全年主席班子成员接待委员192人次,委员接待群众934人次,推动就业创业、减税降费、医养结合等30余个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项得到及时解决。
民主监督问政于民。紧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助力全区77个农村黑臭水体提前清零。对全区教育工作进行民主评议,政协评议组针对“双减”改革、教育资源配置、青少年心理健康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中肯建议。开展民主评议全区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回头看”,助力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全区工业布局、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广开协商之路,在凝聚各方共识力量上走深走实
延伸履职触角架好连心桥。积极探索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新路径,适时开展面向基层的“小微”协商,全年共开展“小微”协商活动138场次。推动出台《大足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目前已全面完成103个村卫生室提档升级。优化“主席接待委员日”与“提案协商”的结合机制,区政协主席班子由以往各领衔1件提案增至4件,全年共开展提案协商活动32场次。
深化团结联谊聚强向心力。大力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和统一战线组织作用,切实扛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引导支持委员当好党的政策宣传者、群众利益维护者、社会和谐促进者、改革发展推动者,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持续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坚持以文化人画大同心圆。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扎实做好宣传通联、理论研究、文化文史等政协基础性工作。
夯实成事之基,在加强履职能力建设上有力有为
打造“书香政协”,提升履职本领。开展读书交流分享会20余场次,营造线上线下协同推进、委员干部互学共促的阅读新风。组织部分常委、机关干部赴浙江大学参加第二期“加强人民政协党的建设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为全面提升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充电蓄能”。
打造“效能政协”,汇集充盈活力。对标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要求,不断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着力提升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执行的能力,助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标杆。持续推动政协履职体系和履职能力现代化建设,完善政协委员履职全链条数字化服务管理,构建与市政协上下联结、协同运转、整体智治的数字政协新格局。
打造“担当政协”,引领实干风气。持续把“严、紧、实”作风要求融入各项工作之中,团结带领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始终保持一线状态、锤炼一线作风、争取一线作为。
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新大足建设的奋进之年。
大足区政协常委会将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认真贯彻市委六届历次全会、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和区委三届历次全会精神,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全力打造协商民主区域实践标志性成果。
五项重点工作
坚定维护核心,在讲政治、顾大局中奋进新征程
始终聚焦中心,在勇担当、善履职中创造新业绩
坚守为民初心,在强机制、惠民生中作出新贡献
广泛凝聚人心,在重团结、聚合力中取得新成效
磨砺风骨匠心,在强根基、树新风中实现新跃升
大足区政协三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
共收到提案537件,其中,大会期间提案439件、平时提案98件。经审查立案379件,立案率为71%。其中,委员提案353件、集体提案26件。未立案提案中转为工作参考的65件。立案提案交办后64个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办理工作,所有提案均已按时办结回复,委员满意率达97.4%,基本满意率为2.6%。
提案聚焦中心工作、饱含为民情怀,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针对性、可行性的意见建议,为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大足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提案聚焦重点内容
聚焦打造成渝中部地区特色产业高地献务实之策,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做实助企惠企服务等提出提案。
聚焦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寻破题之法,围绕“非遗”保护传承、文旅对外合作、夜间经济发展等提出提案。
聚焦打造中小企业外贸集聚区谋创新之举,围绕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等提出提案。
聚焦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建睿智之言,围绕深入推进“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农村“五合一”综合改革等提出提案。
聚焦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出管用之招,围绕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有机更新等提出提案。
聚焦推动城乡共同繁荣集众智之力,围绕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质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加快城乡社区建设等提出提案。
聚焦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开精诚之方,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提出提案。
工作举措
三个拓展推动提案提得更好。拓展技能培训渠道,确保委员“提得出”;拓展选题征集渠道,确保主题“提得准”;拓展知情明政渠道,确保内容“提得实”。
三个严把推动提案立得更准。端口前置严把“ 入 口关”,控量提质严把“审查关”,精准审慎严把“交办关”。
三个突出推动提案督得更深。突出重点提案“ 牵 头督”,突出关键提案“深入督”,突出优质提案“集中督”。
三个机制推动提案办得更实。完善双向评价机制,完善办理考核机制,完善成果宣传机制。
文字整理:新渝报记者黄小倩通讯员黄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