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渝周刊·巴蜀文旅总第640期 >2025-01-10编印

大足历史文化赋
刊发日期:2025-01-10 阅读次数: 作者:王文科  语音阅读:
  

□王文科

  华夏明珠,艺术宝库;巴蜀锦邑,千载衙府。肇始唐乾置县,寓意大丰大足。三教同龛,融儒释道和合之精髓;五山化石,蕴慈善孝义廉于鬼斧。永昌筑寨,韦君节度;宝顶弘法,智凤筚路。濑溪蜿蜒缠玉带,川东故道接商埠;中敖火龙腾,万古鲤鱼舞;九宫十八庙,南北双塔矗;梦回昌州盛世,游历天下大足。
  大足石刻,精湛绝伦;最后丰碑,世界遗存。北山画廊,荟萃日月、普贤、数珠之美神;宝顶石窟,蕴含民族、世俗、艺术之大成。石门三皇古洞,石篆十哲封神。古文孝经,环宇间仅此一刻;南山翠屏,王德嘉寿媲三门。释迦涅槃,彰头枕大足、手摸巴县、脚踏泸州之势;父母恩重,感生儿育女,含辛茹苦、望子成人之艰。千手千眼,喻示法力无边、智慧无穷;华严三圣,巧托万钧浮屠,千年不坠。置身佛湾,仰观胜迹,大型连环组雕栩栩如生,有一睹千年,洞察世间万物之妙。
  每逢农历二月十九,观音佛诞;游者信众,慕集香山。遥见旌幡猎猎,架香佛偈不断。历经千载,震炫云贵渝川。民谚有曰:“上朝峨眉,下朝宝顶”,堪称盛况空前。宝顶烟云,龙腾鱼跃惊寰宇,圣迹池畔,燕舞莺歌兆锦春。圣寿古刹,梵音祥绵;香焚宝顶,福满人间。
  旧说海棠无香,惟昌州海棠有香。坡公“故烧高烛照红妆”之雅兴,李德“独让佳名在此州”之慨叹,致使“海棠香国”名播四方。海棠路、海棠湖、海棠桥,疑是海棠绽放;香霏街、香霏阁、香霏亭,犹如奇葩竞芳。西池嘉莲,梦里荷塘;谢家湾流光溢彩,雅美佳琴韵悠扬。观世音莲台高坐,荷花宴享誉八荒。
  龙水五金,源自晚唐;随石刻相伴而生,与兵器打造而旺;根植民间,转入寻常。永定典章,官府首创;“十八行”盛极一时,“小五金”满目琳琅。“邓家刀”劈开致富路,“飞天剪”剪出新花样;齐名义乌,比肩阳江,“中国西部五金之都”四海名扬。
  红岩重汽,驰骋辽疆;天南地北,马达声扬。三五阅兵式上,承载大国重器,隆隆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伟人检阅,定格历史殿堂。
  如意大足,茶艺茗香;诗意大足,桃李芬芳;禅意大足,石韵悠长;情意大足,梦里荷棠;善意大足,享誉八方;合意大足,美食流芳。新时代风起云涌,新征程逐梦远航;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踔厉前行,再创历史,续写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