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综合总第638期 >2025-01-08编印

流感来袭这份“攻略”请收下
专家建议:孩子不要带病上学、抗病毒药物应遵医嘱服用
刊发日期:2025-01-0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重庆日报记者李珩
  发热、咽痛、咳嗽、全身酸痛……你有这些症状吗?那要当心流感来袭。1月6日,记者从我市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段时间以来,其接诊的流感患者有所增加,其中,甲流居多。
  “头痛、喉咙痛,鼻子也是堵的。”当天上午,刘莉(化名)来到西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接诊的是副主任医师何建,在仔细询问病史后,他给刘莉开了呼吸道病原检测。经检测,刘莉感染了甲流。
  “这段时间,我们接诊的流感患者数量明显增多,甲流占多数。”何建介绍说,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丙类传染病。甲流的症状主要包括高烧、头痛、乏力,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等,体温可达39—40℃。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多为2—4天。
  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主任李雪梅表示,最近中招的孩子也不少。有的患儿还同时感染了几种病原,导致病情较重。李雪梅介绍,总的来说,绝大多数儿童流感都是急性、自限性的过程,一般发烧大概2—3天,总体的病程一周左右就痊愈了。
  目前有专门的儿童可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患流感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使用,特别是发病48小时内。值得注意的是,抗生素对流感病毒无效。另外,要提醒家长的是,孩子一旦患流感,应居家休息,不要带病上学。
  据了解,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开药,比如12岁以下的幼童,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一般选择奥司他韦。5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般选择玛巴洛沙韦。”西南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谢林利说,处方药应在医生、药师指导下使用,不建议自行用药。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仍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