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636期 >2025-01-06编印

78.85万人次实现数字化医检互认
为患者节约就医费用1.76亿元
刊发日期:2025-01-0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上接1版)
  此外,对经提醒应调阅不调阅、边互认边开单等行为,予以通报、约谈等。比如,重医附一院定期分析医学影像检查结果调阅及互认情况,对存在突出问题的重点科室进行通报晾晒、约谈提醒;南川区卫生健康委每季度会抽查医院医检互认情况,应该互认而没互认的,将被通报。


接入更多医疗机构、扩大检查检验项目范围

  事实上,从医检互认中受益的不仅是重庆人。
  “患者49岁,男性,重症颅脑损伤,去年开展颅骨骨瓣减压术后持续呈昏迷状态,目前在哈密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1月3日上午,针对哈密市中心医院一名重症患者,重医附二院、重庆市人民医院专家团队在重庆通过医生工作站,从市医学影像云上调阅了这名患者的头部CT等医学影像图像及报告,给出了治疗意见。
  这也是渝哈两地首次实现数字化医检互认,也意味着既往在哈密市就诊的患者,来渝就医时无须携带传统影像胶片,医生可以直接在电脑上调阅其在哈密的检查检验结果。
  这是如何做到的?据重医附二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深化渝哈两地卫生健康事业交流合作,去年8月,重医附二院作为牵头单位带领重庆市第一批卫生健康交流合作医疗队来到了哈密。其中,重医附二院与哈密市中心医院搭建起了互联网医院远程协同诊疗平台,可随时联线共享病历、影像资料,实时在线处理疑难患者的诊断与治疗问题。前不久,重医附二院将哈密市中心医院远程诊断的医学影像数据上传至重庆市“医检互认”应用,打通跨省数据壁垒,实现了渝哈数字化医检互认。
  不仅是哈密,通过重医附一院与昌都市人民医院建立的远程医疗平台,去年10月,我市医疗机构还与昌都市人民医院实现了数字化医检互认。
  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处长代茂利介绍,下一步,我市将把更多医疗机构接入“医检互认”平台,并扩大检查检验项目范围,进一步为患者节省费用。同时,依托包括市级委属医院、在渝部队医院在内的优质医疗资源,逐步推进面向西部各省的检验检查数据互联互通和结果互认,为西部各省群众来渝看病就医节约费用、提供方便,推进西部医学高地聚集效应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