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634期 >2025-01-02编印

产业协同 资源融通 城乡共美
——重庆西部城乡融合发展迈上更高水平
刊发日期:2025-01-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上接1版)
  “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有序引导城市资本下乡,黄瓜山村特色种植、乡村民宿、餐饮接待等各类产业项目发展方兴未艾,已累计吸引各类社会投资接近3亿元。”刘刚说,城乡资源要素紧密互动,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村民。在黄瓜山村,通过对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并配股到户,村里2000多户村民,户户都成了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东,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分红收益。


互联互通
实现城乡共美

  在重庆西部片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不仅仅是产业协同、资源融通,更是要依托城乡互嵌的空间格局,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共美,发展更加和谐。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规划建设。在潼南区大佛街道前进村村民黄小明家,3层小楼通了自来水和天然气,房前屋后的地块还划出了菜地和园地,既兼顾了农民生活需求,也起到了景观美化的作用。
  宜居建设不仅要实现单家独户美一点,更要有系统思维并整体规划,通过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逐步补齐乡村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实现美一片,这对于潼南这种乡村居民居住相对零散的村情而言,更是必要。
  大佛街道将沿涪江分布的前进、丰产、新生三个村作为统一的宜居片区进行打造,除了实行垃圾统一收运、供水提质保障之外,还对片区内20多户农家老院子进行风貌维修改造。
  “生活更宜居,交通要先行。为了让乡村内部道路更通畅、外联道路更便捷,我们在片区内规划了‘三纵四横’路网,改扩建乡村道路4公里、新建9公里,让村民生产生活更方便。”大佛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统筹布局。位于长江边的永川区朱沱镇远离城区。以前,这里的肾病患者做血液透析,每周要往返城区两三次,一次来回就是100多公里。如今,镇卫生院建起标准化血透室,配置了10台机器,来自永川区人民医院肾内科的副主任医师高进下沉卫生院,为周边患者提供服务。
  “晚期肾病患者容易并发休克、心衰等症状,原来乡镇医生缺乏经验,往往不敢治疗。”朱沱镇卫生院负责人介绍,作为“县聘乡用”的下沉医务人才,高进不仅在镇卫生院临床一线治疗患者,还通过带教、讲座等方式,提升了科室的整体诊疗水平。
  在永川,通过“区聘镇用”医务人员,推动了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乡镇、向农村延伸覆盖,真正把“城镇15分钟、农村30分钟”医疗服务圈做实了,使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扩面提质。

据新重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