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义华
当抬腿迈进2025年的第一天,我们迎来了元旦。按照惯例,各种媒体都要根据各自的定位发一篇符合自身特点的“新年献词”,回顾与展望,感慨与寄语。回顾什么,展望啥子,寄语哪样,角度和选择的不同,就可以体现不同写作者和媒体的不同情怀和态度,最终看出其价值取向和媒体的整体水平。
笔者浏览了部分不同媒体的“新年献词”,可谓百花齐放,精雕细刻,反复斟酌,企图读出文章背后的某些深意。尤其令人瞩目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用你的活法定义世界的算法”,引发热议。
一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是,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通篇在说“AI算法”,让人误以为是关于计算机的新年献词,或者是一个AI公司的献词,让人读得有点错位、有点落空的感觉。
人们为什么对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格外关注呢?这要从这家全国综合性大报的影响力说起,尤其是自1998年起,其新年献词就成为这家媒体的一个“标识”,具有显著的辨识度。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都包含着对基层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悲悯情怀,并引用具体事例,读了充满深深的共鸣共情。捧着报纸读着新年献词,双手在颤抖,眼角挂着泪花。
“我们从来没有放弃,因为我们爱得深沉”“愿新年的阳光照亮你的梦想”“走在中国的大地上”“在巨变的时代追寻最大的正义”“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这是你所拥有的时间,这是你能决定的生活”“总有奋不顾身的相信,总要坚韧恒久的勇气”……这些打动人心的新年献词,反映了这家媒体在不同时期对社会、对国家以及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2025年的新年献词“用你的活法定义世界的算法”,不少读者提出“没有洞见,缺乏态度,有的只是搔首弄姿式的文采卖弄和自我感动式的油腻鸡汤”。集中体现在不见了对底层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悲悯,不见了对社会不公的抨击,不见了对民主、法治和自由的真切呼唤。
对一篇新年献词的热议,反映了广大读者、网民对该媒体的热爱。即使是批评也是内心的一份热情在涌动,毕竟像南方周末这样影响广泛的媒体,陪伴了无数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不同岗位人士的成长。因为爱得真切、爱得深沉,才有这样爱的“反馈”。
不管时光如何无情,新的一年已然开启,新的一天扑面而来。愿新年的阳光照亮你的梦想,我们阔步走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