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水湖育才中学二Ο二三级四班邹雅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提出来的。每天佩戴党徽的吴良军,“为人民服务”几个字在鲜艳的党旗下闪闪发光,也闪动在他心间。吴良军是我身边最具有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人。
吴良军是大足区龙水镇政府从机关干部中下派到村(社区)的第一书记之一,由于他基层工作和农村工作经验丰富,来到我的老家——桥亭村,主要负责后进党支部整顿和脱贫攻坚工作。
随着扶贫项目的实施,村里的人行便道建好了,贫困户住房问题得到了解决,和几年前相比,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然而,如何增强“造血”功能,确保贫困户不返贫,这一直让村干部和联系桥亭村的机关干部和驻村干部担忧。
“要让大家有长期收入,必须要发展产业。”吴良军说,根据扶贫政策,2017年每个贫困户有500元产业到户扶持资金,该村35户建卡贫困户共获得1.75万元;2018年已脱贫仍享受政策的贫困户每户有500元产业到户扶持资金,未脱贫户享受2000元,经过动态调整后,桥亭村还有5户未脱贫,22户已脱贫仍享受政策,共获得2.1万元。两年共获得3.85万元产业到户扶持资金。
什么产业最适合?当时,村里有一片村集体闲置土地,山坡上杂草丛生,土壤贫瘠,因地制宜,大家集思广益后选择了花椒种植。
“种在哪里?谁来负责?哪个懂技术?”计划一提出来,贫困户里就炸开锅了。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村干部组织了部分贫困户代表到其他种植花椒的地方“取经”。看到花椒种植的可行性后,大家有些心动了。
2018年8月,桥亭村的花椒产业正式“动工”。一方面,请来挖机,对20亩闲散土地进行了整理,耗时70个小时,耗资1.8万元,荒废的土地重新具备了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召开会议,成立建卡贫困户生产小组,民主选举了组长、副组长、出纳、会计。
今年50岁的赖文彬是我的邻居,也是我们村远近闻名的“女强人”。但父母却都是癌症患者,丈夫肾坏死,家中还供着一个大学生和一个高中生。特殊的家庭情况导致赖文彬家庭成了5户未脱贫家庭之一。吴良军对这个踏实勤劳的女子非常钦佩,为了让她照顾家庭又不能外出务工,就建议她竞选村民小组组长。
“大家这么信任我,我一定像种自家地一样把这片花椒种好。”一天我回老家见到赖文彬,她正在地里给新种的花椒树浇水。她对我说,“多亏吴书记啊,是他一次次的帮助才让我面对那么多困难,对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当天,一起种树的还有其他十几名贫困户和村干部、驻村干部、分管镇领导,大家分工合作,中午叫来盒饭,一天时间种下20亩花椒苗。除去义务劳动的镇村干部,出纳陈中学在工天表上为每个贫困户记下一个工天。
“一个工天50元钱,以后花椒基地的管护需要人工,我们首先考虑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吴良军嘱咐会计陈中学说,一定要管好银行卡、做好统计收支情况,要保证资金安全,把每一笔钱都用得明明白白。
现场,还有一个名叫曹登中的人,他是桥亭村专门请来的技术顾问。这也是一个像吴良军那样喜欢把党徽佩在胸前的人。
曹登中在龙水镇八柱村种了200亩花椒,已经全面掌握了花椒种植技术,还是大足区农业技术专家库里的一员。这一次,桥亭村所需的1500株花椒苗就是从他那里购买。“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以后也不可能长期在这里指导,但我会为人民服务,毫无保留的把自己懂的技术都教给大家。”曹登中说,一年以后,村民们就能掌握全套花椒种植技术,如果以后大家遇到技术上的问题,他一定知无不答。
曹登中还为大家算了一笔账:4年后,每株花椒树可以产25斤—30斤鲜花椒,按现在每斤6元收购价计算,一亩地纯收入可达1.2万元。听到曹登中这样一说,贫困户陈善超又悄悄为自己算了一笔账,“20亩至少收入24万元,分到人头上,每户增收近万元!”
这片花椒基地的使命不仅要让贫困户脱贫,还要充实集体经济。吴良军说,5年后,村集体要从基地收益中提取10%管理费作为集体收入,用于村里的大小事务,对此,贫困户们表示支持。
抚摸胸前“为人民服务”的党徽,吴良军一个大胆的想法又萌生了,下一步和村支两委一起,再积极争取资金,修建生产便道,在坡上建蓄水池,把花椒基地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样板,吸引外出务工村民和外地业主到桥亭发展现代农业,让农村成为百姓最不想离开的家。
点 评
《闪光的党徽》一文通过写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主题明确,通过吴良军的事迹展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文章不仅描述了扶贫的具体措施,还通过赖文彬的故事表现了其对个体生活的积极影响,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文章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内容具体生动,给人较强的感染力。从背景介绍到项目实施,再到村民的积极参与,每个环节都有较详细的描述,能较好地宣传这个有意义的事迹。结尾部分对资金管理的强调,深化了主题。
(指导老师罗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