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628期 >2024-12-25编印

大足区稻油轮作模式入选国家级大豆油菜大面积高产典型案例
刊发日期:2024-12-2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今年冬季,大足区在古龙、拾万、回龙等镇打造了10万亩油蔬两用基地。图为古龙镇忠义村村民正在采收油菜苔。 新渝报记者谭显全摄

  今年冬季,大足区在古龙、拾万、回龙等镇打造了10万亩油蔬两用基地。图为古龙镇忠义村村民正在采收油菜苔。 新渝报记者谭显全摄

  

  新渝报讯(记者陈龙张艳男)昨日,记者从大足区农业农村委获悉,日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了2024年大豆油菜大面积高产典型案例,重点宣传推介各地大豆、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典型经验做法。其中,大足区稻油轮作相关经验做法入选。
  此次入选的案列为大足区2023—2024年度冬油菜稻油轮作模式高产典型案例。大足区油菜千亩示范片,稻油两熟模式示范点亩产达到229.3公斤,双双超过全国第二届冬油菜高产竞赛产量目标。
  近年来,大足区聚焦“稳面积、增单产、扩油料、提质效”,先后荣获全国产粮大县、产油大县、粮食生产先进县等称号,被农业农村部列为2024—2026年全国油菜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大足区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建立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培优扶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示范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大力发展优质粮油,本土品牌“拾万香”“花千里”“香国硒施”等畅销全国,提高了“稳粮扩油”质效。
  同时,大足区还推进现代种业立体化,扎实开展水稻选育试点示范及推广运用,试种水稻新品种,研发特色水稻品种,“巨型稻”试种成功。成功创建油菜“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水稻)1个。综合机械化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推进农旅文商发展一体化,依托全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成功创建乡村4A景区2个、3A景区2个,打造市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4条,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
  大足区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充分挖掘间套作、轮作和幼龄果园林下种粮潜力,以经作增收促“稳粮扩油”,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民收益,将“农闲田”变“效益田”,建成“稻渔”“稻药”“稻油”等综合种养基地10万亩。
  据悉,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共征集发布了83个大豆、37个油菜大面积高产典型案例(面积不低于100亩),涵盖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间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套作等多种技术模式。此次各地入选的经验做法为增强大豆、油菜“推技术、提单产”的内生动力,发挥以案促学、以案促推、以案促产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