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天下大足总第627期 >2024-12-24编印

车辆救援二次受损 贬值损失谁来承担?
刊发日期:2024-12-2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新渝报讯(记者张玮通讯员蒋宇)车辆发生事故后,保险公司依约提供道路救援服务,然而,在施救过程中,却因吊运操作不当,车辆坠地造成二次损伤。近日,大足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判决保险公司赔偿事故造成的车辆维修费及维修期间车主租车的费用5.5万余元,驳回车主主张保险公司赔偿车辆贬值损失的诉求。
  据了解,2023年6月,罗某驾驶涉案车辆,行驶某段乡村公路时,因操作不当致使车辆侧翻在路边。
  罗某向警方、保险公司报案后,保险公司委托某汽车经纪公司进行救援,某汽车经纪公司派出司机蒋某驾驶吊车前往现场。救援过程中,因蒋某操作不当,导致涉案车辆从空中直接坠地造成了二次损伤,保险公司要求诉讼处理,受损车辆一直未修理,在此情况下罗某通过租车满足日常使用需要。
  此后,各方就车辆的维修方案以及责任承担比例,出现了较大分歧,罗某遂将某保险公司、某汽车经纪公司及蒋某起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后认为,从原告罗某与被告某保险公司所签订的保险合同内容来看,该合同约定的是某保险公司对原告所投保的车辆承保交强险、三者险,车损险同时还提供道路救援服务。即对于该车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车损理赔以及道路救援服务均属于该保险合同中被告某保险公司应当履行的义务。
  结合合同的约定,本案中车辆的损失包括两部分,一是该车因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修复费用,二是在救援服务中二次损伤所产生的损失费用,而第一项费用主要是车损险解决的范畴,第二项费用是被告某保险公司履行合同义务不规范所产生的损失。
  虽然两项费用在评估报告中确认无法单独区分,但第一项费用是车损险理赔的范畴,而对第二项费用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在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被告某保险公司在提供道路救援服务过程中,对原告车辆在吊运时掉落地面,造成二次受损,这明显不符合合同约定,因此对于原告的上述损失,被告某保险公司均应按照合同约定以及法律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原告主张的车辆贬值损失未纳入法定的财产损失范围内,原则上应不予支持。只在少数特殊、极端情形下,可以考虑予以适当赔偿,但必须慎重考量,严格把握。本案中,事故车辆是2020年8月购买,已使用三年,里程数为5万公里,非新车或准新车,且车辆损坏部件具有可替换性、外观损害具有可修复性等因素,难以认定涉案事故造成的车辆损害系属少数特殊、极端情形。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