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第一中学高二〇二五级五班陈星月
起视四境,仰望天穹,面向大海聆听海浪的呼唤。面向太阳,接受阳光的洗礼。面向大地,接受自然的变化。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别具一格的,提到生活中那些形形色色的人,提到生活中那些不经意间的幸福,你是否也在怀念呢?
暖带入春风
现在,我所在的班级是一个刚组建的新班级,和同学都是以“眼熟”定义、更别说什么侃侃而谈。
刚好是语文下课,我被推门而入的班主任叫去了办公室。一眨眼的功夫,刺耳的铃声传来,而此刻的班主任一脸严肃,并没有想放我走。我愣愣地站在那儿,我恍惚想起,今天是我值日,我仿佛看见了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汉字,正巧下节课的老师是一个老虎都让三分的人。班主任话音刚落。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教室。不免有些紧张。我望了望空空如也的黑板。心中顿时涌上幸福的暖流,好似那二月的春风拂过我的脸颊,暖意绵绵。
但这些微小而短暂的幸福就像是岁月雕刻下的鱼尾纹在慢慢生长。此刻,因为拥有这种幸福,所以才让阴暗的天空越发湛蓝。
为国著功成
在感动中国人物的节目中有这样一段颁奖词:“虽然它不是颁给个人的,但总会让人们想起一加一大于二。还有它代表一个团队的绝地反击,上演惊天大逆转。比的是实力,拼的是意志,搏的是勇气,奋力拼搏,决不放弃。”这是中国女排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前进的力量,当然支持女排的是她们的教练郎平,又如同一位母亲把春风拂面。她克服身体疾病,为女排坚持。当这举世瞩目的消息传来,中华儿女感到无限荣耀、无比幸福。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就像日本作家东野圭吾所说:“你从未感到生活的幸福,因此你的人生就如干巴巴的沙漠。”
赵忠贤不改初心、倾注毕生心血刻苦钻研超导工作;屠呦呦以及他的团队坚持不懈地研究青蒿素取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一个爱好写作的小伙子——莫言,努力用自己的作品证明自己,站在文学金字塔的顶端,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这些用辛勤汗水换来的奖章,这些用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中国人,他们把自己所获荣誉奉献给所有中国人,使人民心中翻滚着无限的幸福。
享受是幸福
电影《小森林》讲述了一个被爱情和亲情抛弃、孤独但不绝望的独居女子——市子,为此她没有心灰意冷,没有抱怨生活的无趣,一边宅在家里吃泡面将就三餐,几乎几天都懒得洗头。其中有个镜头颇有意思,掉了一地的果实,只能慢慢腐烂;拼命长大结果,却只能付之东流。“好可怜把我们做成果酱吧!”于是市子开始认真地做了起来。最后,她挑了一个美好的清晨,面朝院子坐着,摆好一杯红茶,一盘小吐司,一瓶果酱,一碗汤。她用木勺慢条斯理地在吐司上涂上果酱,最后心满意足地咬上一口。最后,她自顾自地笑出声来。
我们应该无时无刻都去创造自己的小幸福,就像王小波说的:“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她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不管是在校园,还是在其他地方,都隐藏着使人幸福的事情。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激发了我们的潜力,造就了我们的品质。就如夏日里茁壮生长的大树庇护着来往匆匆的人们,就如百年甚至万年的撒哈拉下起了大雪,就如干旱的非洲接连下了几场大雨。
你要相信,在这春暖花开的世界里包含着暖暖的小幸福。
点 评
文章以三个小标题的形式连接全篇,层次清晰。先后列举女排夺冠、赵忠贤坚持研究、屠呦呦研究青蒿素、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电影《小森林》等事例,引用作家王小波的话,来阐明何为幸福,选材广泛,内容丰富。同时,作者先写个人身边小事、凡人小幸福;再延伸到谈各种“大人物”,他们立志为国著功成,作出了卓越贡献,奉献给中华儿女“大”幸福;最后以创造幸福作结,以小见大,主题深刻。文章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流畅,富于哲理。行文如涓涓流水,娓娓道来。读之如饮山泉,沁人心脾。
(指导老师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