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渝中区正式启动全球环境基金医疗机构无汞替代试点项目,计划在渝中区14家示范医疗机构实现无汞设备应用占比不低于80%,并在全区460多家医疗机构中推广,使无汞设备应用占比不低于60%。
今年8月,渝中区成功获批全球环境基金医疗机构无汞替代产品应用示范与推广活动试点。
全球环境基金成立于1991年,旨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以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本次试点项目便是渝中区助力国家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义务,推动区域内医疗机构向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实践。项目获全球环境基金140万美元赠款。
据悉,项目自2024年起启动,为期3年,主要工作包括无汞体温计和血压计的应用示范、推广活动,以及相关的宣传、培训等能力建设工作。目标是在渝中区14家示范医疗机构实现无汞设备应用占比不低于80%,并在渝中区460多家医疗机构中推广,使无汞设备应用占比不低于60%。短期计划是在2025年6月前完成6000支体温计和610支血压计的采购,应用到14家医院,替代率预计实现60%以上。
此外,项目还将对医务人员和社区居民进行宣传培训,提高公众对汞污染危害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预计受众群体不少于5万人。
渝中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江介绍,我国将于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渝中区将组建工作专班、开展专项调研、投入配套资金,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该项目将与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等领域的重点工作相结合,如建设“无汞医院”和“无汞健康小屋”,推广无汞替代、危废管理及处置等全环节管理要求。
据介绍,渝中区还将组织宣传培训,加强宣教,为市民树牢生态环保、绿色健康理念。渝中区医疗机构将有序推进无汞体温计、血压计替代,建立机制、构建绿色卫生健康服务体系。项目将为重庆市乃至全国的医疗机构无汞替代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据重庆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