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617期 >2024-12-10编印

关爱新就业群体从解决“新”诉求做起
刊发日期:2024-12-1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近日,重庆召开市委社会工作会议,市委书记袁家军强调,要“建立新就业群体全方位关爱体系,引导新就业群体加强行业自律,成为自立自强的社会贡献者”。
  日前,袁家军书记在基层调研社会工作时也强调,要“关心关注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给予更多理解宽容,释放更多温情善意,携手共建全民友好型社会”。
  当前,社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不断涌现,在为经济社会增添活力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及时关注新就业群体的诉求,应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如今快递小哥越来越多,直播带货如火如荼,宠物经济热闹非凡,菜市场“代炒”悄然兴起……这些新事物和新业态的出现,让许多人有机会通过奋斗追求美好生活,但要做大做强,也要解决前行路上的“颠簸”——新的诉求。
  哪里有新诉求,哪里就该有领导干部的身影,这是走好群众路线的朴素道理。
  实践证明,每一次打捞新诉求的努力,都会换来政民互动的高分。重庆作为一座自信开放的城市,也正努力把各类新诉求转变为新的民意支持点。
  沙坪坝区建成的全国首个骑手友好街区,方便快递员、外卖员等休息、充电;九龙坡区的九龙意库通过改善硬件和释放制度善意,护航“主理人经济”发展,让新业态有了稳定的家……这些直面新诉求的主动作为,在回应关切和消除差距中,一点一滴让友好成为社会氛围的主基调。
  当下,重庆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任务艰巨,各地各部门只有及时了解、充分正视、积极回应各类新诉求,才能让各类新就业群体在这座城市收获“稳稳的幸福”。重庆各级领导干部理应有这样的自觉和勇气。


  如果说打开门听诉求体现的是态度,那么怎样回应诉求体现的就是能力。
  比如,社会保障的缺失,使得骑手的养老和医疗风险长期暴露;游戏俱乐部的野蛮生长,让陪玩们缺乏安全感;相关管理规范的缺失,也让脱口秀剧场不得不在彷徨中摸索……如何把这些新兴领域的诉求稳稳接住,是当下“三新”工作必须回答的时代考题。
  对重庆来说,要做好这套“三新”试卷,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既要抬头看四周,用好“枫桥经验”、群防群治、网格化管理等共性智慧;也要低头看自己,结合重庆具体实际,用好自身各种优势。
  以体制优势为例,重庆是直辖市,更少的行政层级意味着更高的效率;技术优势上,数字重庆建设的赋能,让“三新”工作的“技术”含量更高;探索优势上,重庆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做法、信访工作法治化等走在全国前列,可以在细化后推广。
  做好“三新”工作,方法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是要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


  解决新就业群体的诉求很重要,但也不能蛮干,要在改革创新中巧发力,在平衡民生与经济、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中当好润滑剂。
  2023年的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数量达到8400万人,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依附在网络平台工作。
  因此,我们既不能回避平台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能就此“一竿子打死”,而应在法治化的框架下,平稳有序推进,逐步让付出与回报成正比,让困住奋斗者脚步的束缚消失。同理,一些新经济业态或许仍不够规范,但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用包容式的引导代替粗暴式的关停,更暖人心,更显智慧。
  更多时候,“三新”工作不是接到一个投诉就整改一次,收到一个建议就翻新一次,而是应该创新探索精准化服务与精细化治理的有效路径,在多与少中寻找平衡,在大与小中找到最大公约数。只有如此,社会才能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当下,做好“三新”工作压力较大,只有重视而不恐慌,努力而不蛮干,才能把新兴领域的众多诉求稳稳接住,并通过法治化和制度化的保障,让诉求褪去戾气的外衣,变成友好社会的拼图。

据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