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613期 >2024-12-04编印

200余字文件7处错字 岂止是“低级错误”可解释
刊发日期:2024-12-04 阅读次数: 作者:罗义华  语音阅读:
  

□罗义华

  近日,湖南省长沙县卫生健康局因一份200多个字的投诉回复文件出现了7处错别字和明显的语法错误而引发广大网民热议。
  “呈沙医院”“指释中心”“急技任务”“技护车”“操作合手机支架”“整领学习”“关似事情”等有着明显错字和语法错误的长沙县卫生健康局回复网民的投诉文件,让收到回复的长沙县市民感到不解,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晒出了这份“不一样”的《依法履职处理意见书》。
  “这么多错字是怎么通过审核的?”“一份回复市民反映情况的文件,细节竟然如此随意,真的应该反思”……网民的议论与批评直指长沙县卫生健康局的痛处。
  据相关通报说,目前,工作人员已被停职检查,相关责任领导已按程序启动问责。长沙县卫生健康局一名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文件可能是在处理时未经过严格校对,导致出现了这些低级错误。
  每一份政务文书的出台,都代表着政府的立场和态度,影响着公众对政府的认知和信任。长沙县卫生健康局给市民的这份投诉回复出现的问题,难道仅仅是“低级错误”就可以解释的吗?怎样回答如下三个“灵魂拷问”:
  一是审签程序在哪里?就出具公文的一般程序而言,至少包含拟稿、审批和领导签批三个流程。据查,工作人员通过电脑软件将投诉回复件转换成电子文档,未对电子文档进行校核便直接打印成红头文件,盖章邮寄至投诉当事人。
  看来,工作人员成了“全能人员”,审批、领导审签的程序都省略了。
  工作中任何一道依法科学设置的程序,都是需要严格遵守的。一道程序,就是一道防火墙,就是减少错误发生的“预警器”。一竿子插到底的“包干”工作方式和“甩手掌柜”,都是错误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一个单位管理混乱的表现。
  二是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哪里?工作人员是最基础的也是第一道关口,如果这些岗位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必然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一份200多个字的投诉回复文件出现了7处错别字和明显的语法错误,令人匪夷所思。
  在一个县的卫生健康局处理公文,熟练掌握处理公文和熟悉卫生健康的工作常识,是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必备的基本素质。从这个事情的发生来看,这些基本的工作能力好像都不具备。
  三是为民服务的责任心在何处?此事反映出来的工作作风问题,表面上看,是官方文件有错别字、有语法错误,是个别工作人员办事草率的结果,但深入看,这反映出个别政府部门公职人员存在工作态度敷衍、作风不实、没有责任感等状况。
  一叶可知秋,滴水见太阳。一个文件的多个错别字和语法不通,看出了一个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和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