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综合总第606期 >2024-11-25编印

我市海绵城市达标面积到今年底将达853.7平方公里
刊发日期:2024-11-2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重庆日报记者廖雪梅
  11月20日,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委了解到,我市持续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以片区为重点打造了一批特色海绵城市建设区域。预计到今年底,全市达标排水分区535个,达标面积共计853.7万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比例将达46.3%。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旨在使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它通过自然和人工措施,保护和利用城市的自然山水林草等生态空间,发挥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和缓释作用,实现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
  重庆的海绵城市建设有何亮点?以渝北区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为例,该区域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手段,合理采用绿色屋顶、雨水湿塘、生物滞留带、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及生态停车场等海绵设施,以“源头、中途、末端”共同消纳的方式,打造独具特色的海绵城市生态系统。
  据了解,仙桃数据谷的核心区域云湖公园建有园内最大的公共海绵设施,湖面面积约8000平方米、调蓄容积约3000立方米,利用云湖的调蓄功能保护区内现状水系,与源头减排项目、过程控制项目形成完善的雨水径流管控系统。
  据悉,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委将持续高质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力推进海绵城市2025年中期达标任务完成,实现海绵城市建设“从有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