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看重庆总第602期 >2024-11-19编印

让新就业群体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沙坪坝创建全国首个“骑手友好街区”
刊发日期:2024-11-1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11月16日,沙坪坝区土湾街道,骑手与中外青少年一起体验冬日习俗。重庆日报记者崔力摄

□重庆日报记者杨铌紫
  “在这个寒冷的季节,能喝上一碗热茶,吃上热烘烘的红薯,既暖了胃又暖了心!”11月16日下午,“留学重庆·读懂农历”中外青少年自然探索农历体验活动在沙坪坝区土湾街道重棉院开展。来自美团、饿了么的30名外卖骑手,与中外青少年一起体验围炉煮茶、插花、烤面包红薯等冬日习俗,并为当地养老院老人送去了羊肉汤、饺子等美食。活动结束后,美团骑手周杰感慨道:“现在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关爱我们,特别暖心。”
  改变源于一次改革试点。今年5月,沙坪坝区创新建设全国首个“骑手友好街区”,围绕实施人际友好、治理友好、未来友好,更好地服务和凝聚新就业群体,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提升新就业群体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丰富完善新就业群体参与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平台和路径,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人际友好”融入行动
骑手的急难愁盼问题缓解了

  “您有新的订单超时未送达,请及时处理。”重庆被网友称为“8D魔幻城市”,街道、楼宇错综复杂。沙坪坝区拥有繁华商圈、城市后巷和众多学校,消费需求旺盛,外卖行业发展迅速,骑手在配餐过程中难免存在迷路、部分小区进入难、缺少饮水休息就餐场所等问题。
  为解决骑手急难愁盼问题,沙坪坝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18个部门、22个镇街、115个社区党组织以及物业企业、配送站点、居民代表等,建立起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沟通协商机制,聚焦骑手配送过程中的各类堵点痛点协同发力、解决矛盾问题。
  针对忙时的“进门难”“找路难”“停车难”,沙坪坝区住建委发动物业服务企业,推出了简化出入登记程序、允许进入地下车库、布设“骑手友好地图”、完善引路标识标牌、合理规划、增设临停区域等系列措施。
  针对闲时的“休息难”“用餐难”“充电难”,沙坪坝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物业服务中心等打造了“红岩暖新驿站”173个,并在骑手集中区域新建2个驿站,依托社区食堂、餐饮企业、沿街商铺共建“骑手食堂”11个和“暖新商户”170家,齐心协力为骑手提供休憩歇脚、便捷充电、折扣购物、延时优惠供餐等服务。
  针对平时的“融入难”,沙坪坝区组织骑手开展红色观影、集体生日会等关爱活动30余场,28家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参与“骑手友好医院”建设,为骑手提供就医绿色通道、签约家庭医生等服务,不断提高骑手的城市融入感。
  “现在大家都觉得送餐跟以前相比效率明显提高了,喝水、歇脚都很方便,忙完之后还能找到经济实惠的地方吃饭。”骑手蒋锣开心地说。


“治理友好”参与行动
骑手反哺社区加入基层治理

   11月15日,快递员张泽在配送快递途中,经过沙坪坝区杨梨路160号居民楼时,习惯性地按了两下喇叭。很快,住户姜婆婆推开窗户,探出头来,两人隔着窗户相互挥手致意后,张泽驾车继续前行。
  姜婆婆是一位86岁的独居老人。此前,张泽与快递中心的50余名同事一起加入了“红岩骑手”志愿服务队,被渝碚路街道聘为“兼职网格员”。在了解到姜婆婆的情况后,张泽每次经过姜婆婆家都会特别留意,忙时用按喇叭作为“暗号”与她打招呼,空闲时则会停下来询问她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
  “小张不仅来看我,还帮我解决了水龙头漏水、换灯泡等生活难题。”姜婆婆提起张泽时总是赞不绝口。
  作为新经济催生出来的灵活就业群体,骑手走街串巷服务人间烟火,是城市生活的“摆渡人”,片区熟、人头清,行动“快稳准”是他们的“基本功”。
  如何发挥他们的职业优势,拓宽新就业群体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路径,成为基层治理工作的一道新课题。
  对此,沙坪坝区积极探索成立了“红岩骑手”志愿服务队,招募500余名具备奉献精神的骑手为“红岩骑手”,让他们担任“兼职网格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在送餐过程中,主动为行动不便的群众送菜、取药、换灯泡,为遇到急事的群众帮忙、跑腿、想办法,通过“随手拍、随手报”及时反馈各类大小问题隐患点。
  同时,沙坪坝区卫健委还组织开展了急救培训,帮助有意愿的骑手成为“流动急救员”,确保在他人遇到意外时,能够迅速有效施救。
  截至目前,骑手们已经开展各类“顺手公益”“沿途服务”近千次。
  “街区里的各方给了我们便利,为我们排忧解难,我们也很愿意为所服务的街区做出自己的贡献。”张泽说道。

“未来友好”铸就行动
骑手的内心需求被看见

  “忙的时候不觉得,闲下来常常会感到迷茫,心里有时会焦虑,希望能得到更多指点和帮助。”沙坪坝区委社会工作部以“骑手友好街区”建设工作作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前期工作推进过程中召开了骑手恳谈会,骑手周云川的发言引起大家的共鸣。
  注意到骑手们更深层次的心理健康需求和职业发展需要后,沙坪坝区创新实施“未来友好”铸就行动。
  “我们通过常态化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引导党员骑手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沙坪坝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统筹利用企业、群团等各类资源,线上线下开办新就业群体“职工夜校”、培训班、云课堂,为骑手提供职业技能提升、职业规划指导等服务,畅通他们的职业发展通道。
  同时,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给予骑手更多关爱和保障,组织专业力量为骑手提供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服务,让他们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加持续。
  “上次开完会后,街道、社区一直在关心我们,我的很多心事得到了纾解,收到了许多实在有用的建议,现在干活更有劲了,对未来,心里也有底了。”周云川在回访中高兴地说道。
  沙坪坝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围绕“三个友好”,抓紧抓实“骑手友好街区”建设,进一步健全友好机制,持续打造友好场景,常态提供“暖新服务”,不断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