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养3季,一亩稻田产400斤小龙虾,亩产1000斤水稻,收入1万元。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玄滩镇的“3411”稻虾共作和“双稻双虾”种养模式,让新山村种养大户汪勇军尝到丰收的喜悦。
“目前新山村稻虾养殖基地规模有600亩,2023年大头虾产量约7000斤,小龙虾产量约24000斤,产值突破了百万元,去年全村收入达到55.12万元。”算着村里的丰收账,玄滩镇新山村党支部书记张祖强嘴角挂笑。
泸县位于四川省泸州市,与重庆永川区、江津区、荣昌区相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泸州正以高水平共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为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发展重要增长极。10月29日,“奋楫争上游·改革‘四重’奏——‘川渝一盘棋·唱好双城记’”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泸县,探访当地如何互补互助,共同推进川渝农旅融合发展。
在新山村的巴蜀鱼米之乡泸县玄滩示范区稻虾养殖基地,泸县海牧稻虾专业合作社的员工们在稻田捕捞水里的虾,盆里的虾活蹦乱跳,逐渐满溢。远处白鹭成群结队正在觅食,偶尔飞起转到另一片田野,绘成一幅生态画卷。
“今年的稻田大头虾最后一次起捕,接着就开始抛小龙虾苗了。新山村养殖大头虾与小龙虾,每年主打错峰上市、时间早的优势,这就是我们的‘双稻双虾’核心技术。”走在田坎上,张祖强向记者逐一介绍。
“双稻”即一季稻加一季再生稻,“双虾”即第一季水稻栽秧后,5月喂养大头虾,9月至11月起虾后,11月至次年4月养殖小龙虾。“这样,稻田被充分高效且安全地利用后,亩均纯收益最高可达1.3万元。”张祖强说,“我们每亩田投放3000尾大头虾,每亩田产量可以达到150斤左右,目前市场价是60元一斤,还会有部分虾会进行保温养殖,在12月的时候以120元一斤的市场价进行销售。”
同时,为了解决市场上的虾苗价格贵,货源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玄滩镇建立起了早虾苗培育基地,将培育和销售的节奏把握在自己手里,更加精准地控制小龙虾的投放和上市时间,拉开与其他主产区的繁育优势距离,让稻虾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作为川渝合作共建巴蜀鱼米之乡的核心区域,近年来,玄滩镇以新山村为试点,通过持续推行“稻虾共作”高效生态种养,带动全镇发展稻虾养殖2万亩,成功打造川渝交界区域稻虾养殖示范样板。
当前,与重庆市荣昌区接壤的泸县石桥镇正在准备一场山地半程马拉松。
“泸县石桥镇的道林沟景区和荣昌的古佛山景区山脉相连,每年上半年,两地主办的道林沟·古佛山栈道越野赛在泸县举办,下半年则在荣昌举办半程马拉松。”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石桥镇党委书记陈超说。
两地处于川南渝西低山丘陵核心风景带,一直以来都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两地特色,发展景区优势。“道林沟景区湖、潭、滩、瀑布相接,山峦林立;古佛山景区具有‘渝西茗茶之乡’‘天然富硒之地’美誉,我们以共创首个成渝双圈跨省际4A级景区为目标,将道林沟景区—古佛山景区—岚峰林场‘三景合璧’,统一规划建设,对景区提质升级。”陈超介绍。双方引入社会主体,按照三个景区融合为一个景区、一个机构、一个规划、一个口径、一条线路、一张门票的“六个一”机制,对“古道岚”景区进行统一规划、开发、建设、管理和经营。
“我们初步计划总体分3期进行实施,前期以基础设施完善、康养研学品牌项目建设为主,中期以康旅深化打造度假配套设施完善为主,后期以户外探索营造、智慧景区优化项目为主。”陈超告诉记者,目前,两地已连续三年联合举办栈道越野赛、山地马拉松等活动,希望通过延续和规划更多森林体育赛事活动打造网红“IP”,种下更多“记忆点”,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知名度。
另外,两地深入推进生态效益价值共享,共建万亩茶竹、万亩油茶、万亩果蔬、万亩稻渔,共同打造古道优品、古道优产、古道优业“三优”品牌,打响古佛山·道林沟生态IP,加快形成“一山一水兴产业、一条赛道联风光”的“赛道经济”。
“11月30日,我们泸县与重庆荣昌区共同主办的荣森山地半程马拉松赛就要举行了,希望大家都来参加,在奔跑中感受自然风光。”陈超向媒体记者们发出邀请。
不仅如此,泸州和重庆两地还在医疗共建、基层共治等方面密切协作、携手共进。
如泸州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联合共建川渝两省市首批3个共建重点实验室“代谢性血管疾病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实现了双方在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上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现在,双方在研究数据、病理样本、人才等方面进行共享,合作研究方向达到4个,着力提升代谢性血管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水平。
如泸州开出首张“跨省通办”企业营业执照,并邮寄给荣昌区市场监管局。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向纵深推进,如今,生活在泸州、户籍在重庆的居民,在泸州就可办理身份证补领换领业务;在泸州、重庆两地注册公司,可前往两地的任意注册登记窗口领取执照;参保地在重庆,可在泸州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据重庆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