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记者周雨
今年3月,荣昌区创作了一部由区领导、企业家、一线工人代表参演的《来了就是一家人》MV,其“服务周到,说到做到”“亲商敬商爱商,为你护航”的歌词虽然比较“硬核”,但在荣昌当地却产生现象级传播传唱,引起企业家和老百姓广泛共鸣。
“来了就是一家人”是荣昌“123456”营商环境的“1”,是荣昌营商环境的核心与灵魂。
具体而言,“123456”就是:“一家人”:来了就是一家人;“两手抓”: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企业服务;“三个尊重”:尊重企业家、尊重投资者、尊重纳税人;“四到”:随叫随到、不叫不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五商”:尊商、重商、亲商、爱商、诚商。“六不要”:不要把自己当官、不要对企业说“不”、不要当“二传手”、不要事不关己、不要“本本主义”、不要夹杂个人私利。
10月12日,记者走进荣昌区,力图破解该区营商环境“123456”密码。
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创办企业最快仅1天
驱车从荣昌东高速出口下道,就到了荣昌国家高新区辖区。这里是荣昌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建成面积达20平方公里,几乎与城区面积相当。
在这里,开办一家企业最快只需1天时间。这是如何做到的?记者在荣昌高新区党群服务中心找到了答案。
去年11月,荣昌高新区党群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投用。荣昌相关职能部门将30项行政审批权力、45项政务服务权力下放至高新区,高新区将其中59项涉及企业从开办到注销全生命周期的59项事项,集成梳理“企业开办、用地取得、工程规划、施工手续、建设工程竣工联合验收、不动产登记、企业准营、员工录用、惠企政策兑现、企业简易注销”等10件“一件事一次办”事件,企业从签约拿地到建成投产全过程,都可在党群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
以“企业开办一件事”为例。过去,需到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办理营业执照,需到公安局窗口办理印章、门牌号,需到人力社保局窗口开通社保,需到发改委窗口办理投资备案,需到税务局窗口办理税务登记证。现在,企业只需到企业开办窗口提交企业开办申请和相关资料,就能一次性办完所有事项。
“近年来,我们通过荣昌高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动‘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跑动’,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高新区的事在高新区办’,让政务服务更加贴近企业,杜绝了企业办事多处跑、重复跑、重复提交资料等情况。”荣昌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举进一步增强了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也持续擦亮荣昌“123456”营商环境品牌。
为给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去年11月1日,荣昌区委、区政府还在高新区建成运行“企业之家”,书记、区长担任一号服务员,至今已推动解决用工、用电、用气、用地等难题1300多件。
比如,引进苏州某服饰企业时,对方希望招工2000人以上,荣昌立即成立由区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半个月内就招募2000多名产业工人上岗。
一次“失败”招商,成就西部最大电子电路产业园
PCB电路板产业对环保要求十分严苛,但位于荣昌高新区的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的企业很淡定——园区排放用水甚至能够养鱼。
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于2019年7月签约落户荣昌,2020年8月签约投用首批厂房。现在,该园已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57家,生产型企业37家,建成投产23家,建成面积95万平方米;2023年生产线路板1200万平方米,产值60亿元,在行业内赢得了“产业配套最全、环保标准最高、园区整体建设在PCB行业内排名第一”的良好口碑。
园区企业全部入驻达产以后,可年产电路板4000万平方米,年产值可达300亿元以上,年实现税收7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
鲜为人知的是,成就这个西部最大电子电路产业园的是一次“失败”的招商经历。2018年,荣昌签约引进了一家PCB制造企业,在推进项目落地时,却因环评不过关,被迫退出荣昌。
“绝不能因为有难点、堵点就轻易放弃,有痛点就‘因噎废食’!”荣昌区痛定思痛,先是到生产PCB电路板的兄弟省市考察,再寻求重庆生态环保部门和国内高校的帮助,决定采取集中建园、集中处理污水的方式,建设专业的电子电路产业园。
瑜瀚电子董事长刘尚佺表示,这样最大的好处是,入驻园区的企业不再需要单独做环评,因为园区制定了全行业内标准最高的排放标准,企业可共享园区的生产用水集中处理系统,排放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从而大幅降低了入驻门槛、建设成本。2022年,曾被迫退出荣昌的那家PCB企业,再次落户电子电路产业园。
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也是川渝合作结出的一个硕果,该园由四川绿然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瑜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荣昌高新区联合打造,现已成功创建为“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重庆市特色产业基地”“重庆市重点培育楼宇产业园”“重庆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等。
“我对荣昌‘123456’中的‘说到做到’体会最深。”刘尚佺说,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项目,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大,他们最看重的就是政府信誉。从2017年到2019年,公司整整考察调研了2年,才最终决定将项目放在荣昌,其主要原因就是,荣昌区委、区政府讲信用。
签约至今,荣昌换了三任区委书记,但对瑜瀚电子的招商引资政策,一直按照产业园的建设进度、招商进度予以及时足额兑现。产业园每次有PCB链上企业落户或投产,荣昌区主要领导都会前来站台。
荣昌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与瑜瀚电子按“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模式建园,从签约到开工69天,从开工到投产345天。
喜新“炼旧”,“老产业”实现新增长
“荣昌猪”是世界八大优良种猪之一。近年来,荣昌跳出传统生猪养殖的局限思维,大力促进品种、品质、品牌协同发展,形成了一条集资源保护、商业育种供种、规模养殖、精深加工、饲料医药、生猪现货电子交易、市场营销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以荣昌猪为核心的畜牧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
走进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显示着各地生猪交易数量、交易价格等数据。这个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畜禽产品大市场,通过线上交易、线下交收的方式,破解了传统交易模式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交易不自由、中间环节长、品质难保证等弊端,如今已实现交易额1000亿元。
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的运行,让荣昌掌握了海量全国生猪养殖、交易、流通的数据信息。当地顺势建设了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聚焦“猪生产、猪金融、猪交易、猪监管”,服务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中小养殖企业、个体养殖户降本增效,也为国家生猪产业宏观调控、疫病防控、监测预警和稳产保供等提供决策参考。
不只是“荣昌猪”,荣昌还有“荣昌陶”“荣昌折扇”“荣昌夏布”几张叫得响的招牌。荣昌区“陶器烧制技艺”“夏布织造技艺”“制扇技艺”也是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荣昌,制陶、制夏布等“老传统”“老技艺”也衍生出一批传统民营经济,但长期处于小、散状态。近年来,当地面向市场,创造性激活文化资源,擦亮传统非遗文化名片,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在制陶产业方面,帮助有条件的制陶企业引进技术和装备,从工艺陶向建筑陶、工业陶延伸,支持制陶作坊与非遗传承、文创产业结合。荣昌现有陶瓷企业2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陶瓷企业30家,2023年,规上陶瓷企业实现产值32.59亿元,同比增长22.87%。
记者在荣昌采访期间发现,《来了就是一家人》的热度至今未减,不仅不时在一些户外屏播放,一些当地人还将其作为手机铃声,“千年荣昌拥抱您,来了就是一家人”的歌声不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