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渝报记者陈龙张艳男
9月10日,晚上11时45分,大足区人民法院5楼的民事审判庭办公室,副庭长谭鸿雁看完几百页的案件资料,准备下班回家。
这样的工作强度,在这一年多里,对她来说并不鲜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建设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伴随其发展的还有各类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以及劳动争议案件的增多,这些纠纷涉及价款支付、工程质量、合同效力等诸多复杂问题,对司法审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3年7月,大足区人民法院针对劳动争议和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发改率居高不下的难题,以党建为统领,通过“揭榜挂帅”,选拔了9人组建“红岩先锋岗”临时支部,用专业合议庭负责审理辖区内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和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谭鸿雁就是其中之一。
建设工程合同类案件大多标的巨大、耗时长、周期长,涉及金额动辄上百万元、甚至上亿元;劳动争议类案件虽然涉及金额不大,但是调解难度大,缺乏证据、涉及群体大,导致发改率常年居高不下。
“走专业化道路,是当下提高这两类案件的办案质量的有益探索,能有效融入基层治理。”谭鸿雁一语道破“症结”所在。
因此,以谭鸿雁为主的3名法官、3名法官助理、3名书记员,平均年龄在30岁的临时党支部便组建了起来。“虽说是党支部,其实质是一个工作专班,专门负责建设工程合同类和劳动争议类案件的审理。”谭鸿雁介绍说,报名的大多为主动报名,还因为报名人数过多,导致有不少法官没有“选”上。
当下,大足区“三攻坚一盘活”改革正加快推进。这项改革瞄准制约大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难点。其中,整合处理涉及员工权益等问题,是谭鸿雁他们近来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一个缩影。
原告蹇某某与某生物科技公司等系列案,涉及的人数和金额均有一定规模,处理稍有不当就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但案情虽急,谭鸿雁他们却急而不乱,除引导原告举示证据外,还通过调取证据交叉对照、联合多部门协作等多种方式,确保还原事实、查清案情,最终判决既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合理确定了用人单位的责任。该系列案判决后,原、被告均未提起上诉。
由案件可以看出,“专班”的一大特点在于——专业。
基层法院的人案矛盾,让个别法官心有余而力不足,削弱了探究案件深层次矛盾、追求高质量结案的积极性。
“专班”依托原有审判庭室组建专业审判团队,通过诉调对接、巡回审理等多元解纷机制对简单案件进行分流,把专业化审判的重点放在精准化“繁简分流”后析出的繁案,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高度融合法律问题与专业问题的纠纷类型上。在以要素式审判提效率的同时,通过“类案专审”强质量,让当事人在可资借鉴和提前预判的前提下达成调解,进而实现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做到案结事了。
“专业化审判在服务发展大局方面特色鲜明,有利于统一高质量裁判规则。”谭鸿雁介绍,为了加强案件质量把关,每周二下午,“专班”都会定期讨论案件,一是为了交流案情,二是为了适法统一,在相似案件上能作出相同判决,确保司法的公正严明。
这样因地制宜的“专班”,精准对接了群众司法需求,以公正与效率回应人民期盼,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本地,既符合司法体制改革的效率要求,又符合辖区司法案件的客观特点,对维护辖区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2022年,大足区人民法院审结劳动人事争议和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577件,发改率10.59%。2023年,大足区人民法院审结劳动人事争议和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652件,其中“红岩先锋岗”专业合议庭审结250件,发改率1.81%,远低于条线全市法院平均值。2024年1—8月,该合议庭审结劳动人事争议和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338件,无一发改案件。
“立足服务区域核心功能,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司法需求为必要。难点在于如何在维持人案均衡的同时,提升法官的专业化能力,并培养符合基层法院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大足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因此,大足区人民法院在制度运行架构上找到“公正与效率”的发力点、平衡点和突破点,以内部挖潜盘活资源,打造出“无讼大足”“红岩先锋岗”等品牌,以专业化、创新型、的司法,服务保障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