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天下大足总第556期 >2024-09-10编印

秋季当心隐翅虫皮炎
刊发日期:2024-09-1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新渝报记者毛双
  这段时间,重医附属大足医院连续接诊了几例皮炎患者,他们都出现了局部皮肤红斑、丘疹、脓疱,有明显刺痛,而罪魁祸首竟是有“飞行的硫酸”称号的隐翅虫。
  隐翅虫是一种蚁形小飞虫,虫体各段均含毒素,呈强酸性,腐蚀性很强。其腹末端有肛门,会分泌毒液。隐翅虫皮炎是由于皮肤接触隐翅虫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接触毒液数小时到2天后局部出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密集丘疹、水疱或脓疱,可发生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有瘙痒、灼痛和灼热感。
  “每年的六月至九月是隐翅虫的活跃期,我们接诊的隐翅虫皮炎患者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间。其中,秋季的发病率较高。”重医附属大足医院皮肤科主任肖均建说。
  据了解,隐翅虫不是物种名称,从专业的角度说,它是指鞘翅目隐翅虫科的虫子,也并不是所有的隐翅虫都有毒,大家口中的这种隐翅虫实际上是隐翅虫科毒隐翅虫属的虫子。
  隐翅虫常常栖息在田圃、林间,白天藏在石子、木头或青草下面等阴暗处。夏秋季节,特别是在雨后闷热的天气里,隐翅虫活动频繁,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多在夜间飞向有灯光处,比如亮灯的房间。
  肖均建表示,隐翅虫停留在皮肤上,不会咬伤皮肤,可用口吹去或用手指将小虫拨落。如果不小心拍死,其体内的一种强酸性毒素,pH值在1-2,很容易灼烧人体皮肤,导致皮炎,少数严重者有可能出现附近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
  肖均建提醒,皮肤一旦不小心接触了隐翅虫毒素,可以用肥皂水或者碳酸氢钠水清洗。如果皮肤局部没有糜烂、渗出时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或者糖皮质激素霜剂;如果局部皮肤水肿明显或者糜烂、渗出时,可以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等湿敷。若症状更为严重甚至出现感染时应及时就医。
  “最好的防范办法就是避免接触隐翅虫。”肖均建建议,市民晨练时最好远离树木草丛,去相对空旷的地方锻炼。到郊外游玩时,做好必要的防护,尽量穿长袖衣裤。搞好居住环境卫生,消除周围的杂草垃圾;睡眠时熄灭灯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