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看重庆总第552期 >2024-09-04编印

巫溪开“凉”方 来的都是“溪”客
刊发日期:2024-09-0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游客在群山环抱的大宁河上漂流。巫溪报记者段翔飞摄

游客在群山环抱的大宁河上漂流。巫溪报记者段翔飞摄

  

□华龙网记者李凤兰
  微热重庆,到巫溪上山下水当“溪客”。
  烟火城市与崎岖地貌相互适应,造就8D重庆,山水殊胜。而生于渝陕鄂三省市交界的巫溪,孕育出“重庆第一高峰”阴条岭、“亚洲第一深谷”兰英大峡谷、“天下第一溪”大宁河、“南国第一高山草甸”红池坝等诸多“第一”。
  此前,每个“第一”如同珍珠散落;如今,美景经过妙手整合,变成县域旅游中一块具有辨识度的品牌。
  人们看惯了山是山、水是水,巫溪打破固有城市印象,有山有水。微热当下,巫溪文旅叠加避暑游,引爆“上山下水趣巫溪”的旅游风潮。

打破山水阻隔 变“溪客”

  都说物以稀为贵,在巫溪,则是巫以“溪”为贵,境内有大小河流162条,水资源丰富。
  因为地理位置独特,巫溪更像是个天赋异禀的孩子。一直将旅游产业视为第一支柱产业的巫溪,今年拿出最优质的家底,将山水串联成旅游路线。
  地处渝东北的巫溪,以“天下第一溪”大宁河为轴线,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和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东西两翼,县域旅游资源构成“一轴两翼”的景区分布格局。
  近日,巫溪进一步整合,推出三大避暑康养度假精品线路:碧波古韵·大宁河清凉游、云隐草原·红池坝沁凉游、重庆之巅·兰英大峡谷纳凉游,掀起“上山下水趣巫溪”新体验。
  上山,上的是“南国第一高山草甸”红池坝景区。眼下的红池坝,鲜花盛开,牛羊成群,恍如重庆人自己的“阿勒泰”,海拔1800米至2630米,夏季平均温度17摄氏度。红池坝还推出避暑休闲音乐节,游客可在草地上铺开野餐垫,享受音乐与美景的完美融合。
  下水,下的则是“天下第一溪”大宁河。该河峡谷长约50公里,有“不是三峡,胜似三峡”之誉。全长6公里的漂流赛道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挑战自我、释放压力的机会。
  8月巫溪文旅玩出圈,570只小黄鸭在大宁河竞逐,赢得线上线下叫好。开漂前,通过网上征集,为570只小黄鸭征集到主人。开漂时,小黄鸭代表主人出征,沿着赛道随波逐流。什么叫有趣?这就叫有趣。
  有朋自远方来,巫溪还为“溪客”们准备了福利。红池坝景区非巫溪籍游客坐高铁57元/人,对旅行社、自驾游、研学旅行等团队优惠执行30元/人。大宁河漂流也推出了相应的优惠。
  打破山水阻隔,巫溪正成为国内外游客避暑康养的理想之地。

冲破重岩叠嶂 做“飞侠”

  除上山下水,巫溪还有个必去的打卡点。那就是在兰英大峡谷驾驭挂壁天路,追寻古寺幽光。此条线路,也是巫溪推出的避暑康养度假精品线路。
  挂壁公路以“险”著称,也被誉为“网红公路”,吸引不少挑战者打卡拍照。
  兰英大峡谷,地貌奇特,纵深切割剧烈,亿万年前的山崩地裂,造就了令人惊叹的奇观。如刀切般的山脉,正可谓险峻与雄浑并存,崇高与秀丽相济。峡谷的相对落差有2448米,平均深度也在1500米。
  从兰英大峡谷出发,可以沿挂壁天路前行,这条由当地村民在悬崖峭壁间凿出的道路,宛如一条巨龙卧于山间。开车在这样的“天路”上行驶,有一种冲破重岩叠嶂,当“飞侠”的体验。
  不少网友感叹:“技术不行的不建议去”“开过这条路的都是优秀司机”。
  惊险刺激之后,行至通城镇就可以放松地住一晚。这里的石砌墙体、红瓦坡屋顶,以及1500米左右的平均海拔,让人顿感清凉。
  第二天,在兰英大峡谷附近的“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民俗村”耕歌龙池景区,游客们可以体验到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活动。从五色田园到坝坝火锅,每一项都能让人感受到独特的乡村文化。夜晚,游客们可以入住龙门客栈,为接下来的行程养精蓄锐。
  云台峰是这条线路的最后一站,游客们可以攀登那条从大宁河底盘旋而上的石梯,直达云台寺。云台寺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川东古刹之冠”。站在云台峰之巅,可以俯瞰巫溪县城全景和神奇的妙峡风光。
  靠着一波波游客的口碑相传,巫溪兰英大峡谷不仅是避暑的胜地,更成了探险爱好者的天堂。


击破心理城墙 趣巫溪

  地理环境就像硬币的两面,雕琢了巫溪的奇与险,也给人留下了巫溪偏远的固有印象。
  事实上,从中心城区自驾前往巫溪,需要数小时。与动辄两三个小时的县域旅游相比,确实有点耗时。
  但对于不少游客来说,巫溪却有着“虽远,必达”的魅力。当前,重庆正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而巫溪在提高交通通达性方面,一直不遗余力。
  去年年底,巫镇高速全线通车,渝陕两地首次实现高速公路直连互通。西北通道的开放,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市外游客。近日,作为市级重大项目巫云开高速又迎来重要进展。该高速的13座控制性桥梁全部合龙,年内具备通车条件。届时,巫云开高速将串起红池坝、雪宝山、汉丰湖、龙缸、大宁古城、张飞庙等旅游景点,极大改善沿线乡镇300多万人民群众的交通出行条件,助推沿线旅游资源开发。
  近年来,巫溪充分运用优质的生态资源“本底”,坚持“绿色打底、山河为骨、文化铸魂”理念,把生态旅游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来培育,加快打造世界人文生态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以上。
  当前,巫溪也正在加快红池坝5A级景区创建,将其打造成为链接陕西西安、湖北神农架、长江三峡的重要节点,推动“沿江三峡游”向“腹地深度游”的转型升级。
  啃下交通发展的硬骨头,加快景区提档升级,系列组合拳出击,就是为了缩短广大游客对巫溪的心理距离。
  山川壮丽,溪流潺潺,云雾缭绕间,巫溪这幅流动的水墨画卷,将被更多人所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