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渝报记者谭显全
“3年,老旧小区改造完成面积20.91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141户。”这是大足区双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关于老旧小区改造专项工作向当地居民交出的成绩单。
如今,双路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老”居民过上了“新”生活。
老旧小区焕新颜
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顺利完成,双路街道一个个老旧小区华丽变身,一条条背街小巷焕发新颜,不仅提升了城市面貌,还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让广大群众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双路街道保险公司片区有着近30年的历史,小区7栋楼住着40余户居民,基础设施老化、管线杂乱无章、居住环境脏乱、车辆停放混乱……大多数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在这里都能找到。社区居民贺功剑告诉记者:“改造前,我们这个坝子是‘天晴一把刀,落雨一把糟’,居民出门都要用砖头来搭路,积水、泥巴到处都是。”一直以来,各类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品质,也成了小区居民的一件烦心事。
于是,双路街道在老旧小区改造时,将保险公司片区纳入改造范围内,经过9个月的施工,小区全面完工。干净的环境、宽敞的路面、智能的停车场、种类多样的健身器材、科学布点的监控……记者走进小区看到,曾经破旧的老旧小区在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几十年的老房子,住着越来越舒心啦!”对于改造后的小区,居民们赞不绝口。
“公园后门这一片变样了!”外出务工返乡探亲的杨明惊喜地感叹,“读书的时候每天上学放学要经过这条小巷,看惯了斑驳的墙壁和坑坑洼洼的道路,后来出去打工就再也没来过。这次回来发现路平坦了,杂草清除了,违章搭建全拆了,墙上还多了很多年代记忆涂鸦,完全变成网红街区了!”
日前,双路街道公园后门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和城镇功能完善项目完工,焕然一新的城市景观吸引了大批居民和游人打卡。
在双龙西路社区,一些老家属院的背街小巷环境较差,或被周边居民开垦成了菜地。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双路街道将双龙西路老国税局和百货公司家属院背后的背街荒地也纳入了升级改造范围。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改造,这些空地焕然一新。杂乱无章的空地变成了精心设计的绿化带、破旧的石板路变成了“高颜值”的健身步道。“这里的改造弄得真是好,我家就住在对面小区的2楼,以前打开窗户往下看,下面全是杂草、菜地。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非常干净,让人赏心悦目。”居民何军说。
融入特色文化
3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0.91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141户,完成雨污分流改造4.92千米,屋面防水整治3.8万平方米,外墙修缮整治3.1万平方米,增设停车位331个,新增安防设施117套,健身设施78套,运动场地12处,建设口袋公园2个,引入新兴业态2家,建成1个茶文化广场、1条年代记忆街区和3条鲜花文化小巷的“113”城市景观区。
其中,位于双北中路的茶文化广场改造,新增了儿童游乐区、老年人健身场地、活力步道和室外涂鸦区,打造了绿地景观、新增文化景墙等,进一步改善了小区内部环境,提高了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利用率,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同时,融入大足特色文化,打造更具功能性、实用性,富于文化底蕴的休闲娱乐场地,满足周边居民娱乐健身、交流休憩的需要。
广场周边的老旧街巷也焕然一新,规整店招店牌和凌乱线缆,改造外墙面和破损路面,将相邻的三条小巷打造为“茶文化”“民俗技艺”“重汽文化”三条主题街巷,并栽种主题花卉,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鲜花小巷、文化小巷。在双北路三街因地制宜植入文化元素,增添80、90年代记忆场景,积极引入网红露营烧烤、地摊夜市等潮流餐饮,积极推出一条属于大足的Citywalk路线。
应改尽改 改出亮点
双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完善小区基础设施,美化小区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在改造内容上主要是推进“基础类”改造应改尽改,“完善类”和“提升类”改造按需实施、改出亮点。
记者了解到,老旧小区改造包括小区内部环境改造、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地下)、小区路面维修改造、小区绿化改造、小区停车位改造(地面环境和公共空间利用)、消防、安防及照明设施改造,新增健身和休闲设施等基础(安全和健身一老一小设施)改造项目,以及老旧小区建筑屋面修缮、外墙面和楼道内墙面、扶手楼、楼梯修缮(屋面漏水、外墙瓷砖脱落问题)等项目。
改造过程中,双路街道通过召开小区楼栋院坝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加强群众宣传和协调,引导居民积极支持参与,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坚持居民点单方式确定改造的项目内容,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坚持“留、改、拆、增”,突出安全、适用、美观、人文的理念,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因地制宜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规划建设岗牵头,联合各版块、各相关社区,明确专门人员负责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明确节点任务、时序进度,制定进度表、横道图,每周召开参建单位和相关社区的调度会,及时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制定方案、落实措施,高效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并在改造范围的小区选出居民代表组成立工作协调和监督小组,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工作协调和监督。
对于下一步打算,双路街道负责人表示,不仅要设计好、建设好城市,也要维护好、治理好城市,做好城市建设“后半篇文章”。如创新推进“党建+”模式。利用“党建+物业托管”成立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设立物管小区“云号手”联络点,组建“红管家”服务队伍,推进物业服务融入网格和基层治理;创新推进“党建+社区自管”模式,率先由双南路社区党支部牵头成立红色物业服务中心,兜底解决脱管、弃管小区环境卫生和实施日常安全“微治理”项目。
双路街道还将探索推进“党建+居民共管”模式,通过建立“街道、社区、网格、党员户”四级党组织体系,依托“1+3+N”工作法、“云号手”力量等,基本实现公共事务“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同时,充分调动市场活力。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建筑主体修缮、基础设施改造等多项惠民利民项目,且多为非盈利性项目,涉及面积广、数量多、资金缺口大,要深度挖掘项目特征,制定因地制宜的融资激励机制,引入市场化力量,共同发力,推动形成严格规范、合作共赢的老旧小区改造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