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547期 >2024-08-28编印

新时代体育强国路,中国这样走
——智库报告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
刊发日期:2024-08-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上接1版)
  各类主体创新活力深度激发,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型举国体制日臻完善。在中国向世界呈现的“真正无与伦比”的北京冬奥会上,既有所有场馆提前一年完工的“中国速度”,也有将航天风洞实验室用于运动员训练的“中国科技”,还有苏翊鸣等主要由家庭力量培养起来的“中国明星”,这无一不是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生动实践和喜人成果。
  一项项傲人成就的取得,铸就国人更多元的视野和更挺拔的姿态,开放、自信、包容的气象折射中国体育心态之变。东京奥运会上,张雨霏向战胜白血病的池江璃花子送出拥抱;北京冬奥会上,苏翊鸣和教练面对裁判打分争议做出大度回应;巴黎奥运会上,何冰娇手持西班牙奥委会徽章登上领奖台,向半决赛伤退的对手马林致意……人们为冠军鼓与呼,也为这些展现人性光辉的时刻动容。新一代运动员阳光洒脱、率真松弛,尽显青春中国风采,而在他们咬牙拼搏的身姿里,一脉相承的中华体育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依法治体、公正廉洁、鼓励创新,相关举措为体育生态吹拂来阵阵清风。体育法修订,体育仲裁制度落地,筑牢法律和制度的基石;兴奋剂问题“零容忍”,体坛劲刮反腐风,以体育之光映射政治文明建设;“最快的冰”、最智能的场馆,搭载“黑科技”的跑鞋和运动服,利用科技构建更美好生活从不是虚言。


启迪世界谱写人类新篇

  也许鲜有人知,乒乓球运动源自英国,20世纪初才被引入中国。从“舶来品”到“国球”再到“输出品”,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演变,是现代中国体育沧桑巨变的生动写照——由学习西方起步,结合传统和国情形成自己的特色,开辟出新的天地。
  报告认为,现代体育发展的中国范式为后发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启迪。当越来越多全球南方国家在体育领域走出自己的道路,体育文化和体育道路的多样性,将为全球体育事业发展乃至人类现代化进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乱变交织、动荡加剧的当下,体育包容差异、凝聚人心的力量尤为珍贵。
  从北京奥运会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北京冬奥会的“一起向未来”,中国始终表达着对全世界共同迈向美好未来的期待。以体育的方式,携手各国共建美好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当中美冰壶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上互赠礼物,当中韩朝乒乓球选手在巴黎奥运会领奖台上合影自拍,当亚非拉民众走进由中国援建的体育馆,当叙利亚代表团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受到全场观众两次起立鼓掌欢迎,中国积极以体育促和平、促发展、促团结、促治理的意义,生动而具象。
  中国花样游泳队主教练张晓欢对报告感触颇深。她说,既要在奥运赛场上团结夺金、为国争光,也要把握好在世界舞台展现自己的契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彰显大国风范、推动不同文明的展示与交流。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这样评价智库报告:“这份报告对我们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体育情怀,深入贯彻体育强国战略部署和总书记对体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体育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价值。”
  悠悠中华,泱泱大国。中国的体育强国之路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具体的,也是宏观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豪迈凌云志,敢为天下先。体育强国梦与奥林匹克梦相互交织,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体育篇章,共同铺就体育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