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日报记者罗莎
“带着乡亲们一起干事业、一起致富是我的梦想!”8月11日,巴南区惠民街道沙井村“611原乡美村”项目创始人向科学对记者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几年前,他回到家乡开启创业之路,现已成为巴南区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计划的参与者之一。
据了解,今年,巴南区在过去的乡村振兴参与者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振兴“合伙人”概念,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特色,选择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物产资源丰富、乡村振兴氛围浓厚的镇街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计划。今年的招募计划实施以来,已引进合伙项目13个,意向投资1亿余元。
作为土生土长的沙井村人,向科学大学毕业后一直致力于乡村文旅产业。回乡创业后,他启动“611原乡美村”项目,流转了150户村民的约750亩土地,通过系统规划,引导产业与乡村环境相契合,推动特色景观农业等产业发展。目前,该项目已投入超过5000万元,完成一期亲子园和露营展示区的打造。截至2023年末,该项目已连续3年为当地创造超过3000人次的工作岗位,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事实上,像向科学这样的乡村振兴参与者在巴南区还有很多。巴南区提出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计划,旨在不断完善乡村振兴合伙建设政策,鼓励更多有志之士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来。
据巴南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计划主要面向有“三农”情怀的企业家、创业者、投资者、专家学者、创业团队、种植养殖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等各类人才。“合伙人”可以通过创办企业、技术入股、资金投入、创意合作等6种方式开展合作,引导专业团队为村民提供规划、培训等相关服务,破解乡村人才短缺、产业竞争力弱、乡村发展活力不足等难题。
截至目前,全区已发布乡村振兴合伙项目44个,涉及食品农产品加工、种植养殖、智慧农机农业等领域。此外,巴南区还特别集成了财政、金融、用地、科技、人才等方面政策措施14项,以期吸引更多“合伙人”来到乡村、扎根乡村、建设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