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陈欣薇
“茶山竹海街道萱花村箕山处有一处新警情,请速处置。”
7月16日,永川区茶山竹海街道护林员接到森林防火监测系统自动报警后,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查看,经核实为烧灰积肥,随后进行屏蔽处理,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
这一快速高效的工作场景,正是永川区常态化运行“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场景,以科技力量助力森林防火工作的一幕。
永川有英山、箕山等5大山脉,林地90.7万亩,年防火期长达9个月。如何做到将防控跑在风险前面,开创一条高效、有力、快捷的森林防火预警、处置管控新模式?
近年来,永川区不断探索新方法,创新监管模式,以数字化手段打造“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场景,进一步提升了森林草原火情“严防、早知、快处”实战能力。目前,“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场景应用包含感知预警、决策处置、监督评价、复盘改进等4个应用模块,实现了区、镇街两级贯通,推动林业、应急、交通等多个部门及毗邻地区数据联通、业务联动,形成了实战实效。
83个“瞭望探头”
实现重点林区监控全覆盖
7月16日,随着工作人员对“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场景应用平台的操作,大屏幕上显示出全区林区的实时动态影像。放大屏幕,数公里外的森林山地看得一清二楚,工作人员适时调整画面,全方位巡查林区。
“当疑似火情发生时,摄像头会根据温度、烟雾等信息,实时抓拍,同时自动报警,将信息立即传达就近的护林员进行处置。”永川区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袁凯歌表示,为了提高技防能力,目前该系统充分融合了林业、水利、供电等部门和江津、大足、四川泸州等毗邻地区的视频监控、智能卡口、无人机等设备,建立“天空地”监测网络,实现了视频自动监控、烟点准确识别、火点精确定位。
依靠“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场景,永川区防火巡查从“用脚丈量”走向了“云端管理”。目前,全区林区共设有83个监控“探头”,在巡航过程中通过大数据、AI技术以及云端识别技术协同分析,可实现高精度的烟雾识别,此外还接入了无人机进行动态巡护,填补视频监控盲区,实现了重点林区监控全覆盖。
如何利用好视频监控,进一步提高火情“早发现、早处置”的能力?永川创新搭建了“135”快速反应机制,一有火情报警,就会第一时间推送给就近网格员,按照反应机制,网格员1分钟内查看火情信息,3分钟内通过视频或现场核实火情情况,若核实为山火,就近应急队伍5分钟内出动灭火,极大地提高了火源管控工作的效率。
一键“智”达
自动生成应急响应方案
在“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场景里,工作人员展示了指挥系统的强大功能。
只见大屏幕上,林区内所有监测站、护林人员、防火检查站等基础数据清晰显示,各类数据、信息一目了然,庞大的基础数据为系统火情处置装上了“智慧大脑”,能实现一键下达指令,自动生成相应的应急响应方案。
火情处置干什么?火情处置怎么干?通过“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场景,可以实现一键下达所有流程指令。
“核实为火情后,系统自动将火情处置任务按职责下发至林业、应急、公安、卫健等部门和各镇街,开展扑救工作,同时智能匹配行业和镇街责任人,自动发布灭火指令。”袁凯歌一边介绍,一边进行着演示。他表示,通过系统,能自动细化相关单位、队伍工作事项,明确各自工作的具体内容。
除此之外,系统还可以利用音视频通话功能,实时联通指挥部和灭火前线,实现屏上调度、屏上指挥、屏上管控,确保救援处置智能高效。
考核数字化
全过程监督提升履职能力
森林防火工作永远在路上,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提升相关人员的履职能力,全面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墙”,“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场景还创新打造了“监督评价”模块,由履职监督和分析评价组成,通过建立评价体系,推动履职考核数字化。
“通过对政府、部门及经营主体履职进行全过程监督,并根据镇街履职情况生成五色图,通过履职记录、可视化图表分析、履职提示单,实现履职分析精细化、监督评价公正化。”袁凯歌介绍,通过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履职情况,不仅一目了然,还能依据数据分析出防火风险,例如在查看各镇街报警数量与辖区林地面积的对比图时,如果发现某镇街本月的报警数量最多,但是林地面积并不是最多,这就提示该镇近期防火工作不扎实,发生森林火险的风险大。
此外,该系统的“复盘改进”模块也是一大亮点。当火情妥善处置后,可在系统中调看应急处置过程回放,通过AI算法组件,实现对火灾处置的评估,自动生成总结评估报告和改进方案,迭代升级防灭火综合场景,持续提高火情应急处置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科技赋能下,永川区森林防火工作逐渐由传统变现代、由静态变动态、由人工变智能,“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生动实践正在不断续写。永川区林业局将进一步丰富感知设备,不断迭代升级“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场景,建构人防与技防立体式、全方位、无死角的森林防火监测体系,开启森林防灭火智慧模式,为永川森林安全筑起“智慧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