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总第491期 >2024-06-11编印

加快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联结点建设
刊发日期:2024-06-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1

龙水湖旅游度假区,飞行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资料图)新渝报记者瞿波蒋世勇摄

图片1

宝顶石刻景区游人如织。(资料图)新渝报记者瞿波欧柚希摄

  


   主持人:
罗婷婷张玮
  受访嘉宾: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蒋思维
  龙水湖旅游度假区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杨文刚
  大足区文化旅游委副主任陈松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是以重庆主城和成都为核心,以连接两地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水系沿线市区(县)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四川省42个市(区、县),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重庆市和四川省全域范围。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重要载体。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专项工作启动以来,川渝两地充分发挥文旅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品牌影响力、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作为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大足是巴蜀文化交汇共生荟萃地、成渝两都市群交通汇聚地,更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节点和支撑。对于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大足将如何阔步前进?就此,记者专访了相关单位负责人。

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列为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层面印发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赋予川渝携手打造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创新改革高地、全国文化和旅游协调发展样板、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的重大使命。
  “大足区地处成渝发展主轴,是联动渝西、川东周边的桥头堡城市,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腹地和重要支撑。对于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大足正阔步前进。”陈松说。
  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积极开展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编写的《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重庆片区)总体规划工作方案》通过市文物局评审。成功举办“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川渝石窟寺保护传承与科技创新项目成功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涉及文物保护、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20个子项目,其中大足石刻研究院负责实施17个、安岳石窟研究院负责实施3个,项目总投资6.2亿元。
  在文旅项目、文旅产业发展方面,高标准实施宝顶山景区保护提升工程,全力创建龙水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获评“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县(区)案例”。川渝雕刻共享产业园引进富瑞雕塑、莲山艺术等12家龙头企业,与四川美术学院、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等院校共建教学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平台。大安农业园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并纳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
  在区域文化旅游精品打造方面,大足不仅与7个川渝区(市)县签署文旅合作协议14个,发起成立6个联盟,联动推出旅游精品线路11条,还成立了双城经济圈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行业联盟,携手培育“成渝地·巴蜀情”区域文化活动品牌。大足石刻、安岳紫竹观音获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陈松介绍,下一步,大足将继续把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在推进前期签订的文旅合作协议、合作任务、合作项目的基础上,强化规划、政策、项目、平台协同,以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等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整合利用两地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两省市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足还将大胆尝试推动文化旅游业从扩张数量、规模向提升品质、效益转变,提升文化旅游项目投入产出效益,加快打造高水平区域协作样板,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努力为推动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陈松说。

推动大足石刻保护利用取得新成效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以大足石刻保护利用为切入点,积极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不断推动川渝两地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带动走廊内相关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巴蜀文化影响力。
  “加快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联结点建设,大足石刻研究院坚持高点定位,对标一流,在规划体系建设、文物保护利用、文旅品牌塑造、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推动大足石刻保护利用取得新成效,抓好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落地落实。”蒋思维表示。
  大足石刻研究院强化大足石刻的整体保护,编制完成了《大足石刻整体保护方案》《大足石刻保护利用总体规划》;扎实开展大足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文物保护工程11项,其中竣工验收5项;持续推进圆觉洞综合性保护工程前期勘察研究等重点项目,推动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
  同时,大足石刻研究院深化系统研究,加强“大足学”学科建设,《大足石刻研究》专业学术期刊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举办巴蜀石窟考古与艺术青年论坛、大足石刻研究院2023年度学术年会;《巴蜀石窟全集》累计完成146处石窟寺考古调查,拍摄采集近4500个龛窟图版及数据;完成《中小型石窟考古报告》第一、二卷初稿,出版《大足观音造像研究》等图书;加强川渝地区干部交流。
  在“活”化展示利用方面,大足石刻研究院上线运行了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正式发布《云游·宝顶》数字文旅项目;举办数字活化科技艺术展、“天明点检人间事——泸县宋代世俗石刻艺术展”等展览3场;开展石刻进校园、社区等系列社教、研学活动163场;大足石刻博物馆获2023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大足石刻数字影院入选“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大足区与四川省资阳市签署了《共建资大文旅融合示范区石窟寺文物主题游径合作协议》。
  蒋思维介绍,下一步,大足石刻研究院将坚持“整体规划、分期实施、利益共享”的原则,加强与四川片区总体规划的工作对接、政策衔接、功能链接,统筹整合川渝石窟寺资源,做好川渝石窟寺保护利用顶层设计,以规划为引领、项目为重点、产业为支撑、改革为核心,全面推动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高标准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打造巴蜀石窟艺术展示区,带动川渝石窟传承利用整体协同发展。
  “未来,我院将聚焦整体性保护,着力构建大保护格局,坚持重点保护与整体保护并重、坚持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保护并重、坚持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蒋思维说,到2027年,实施大足石刻宝顶山摩崖造像圆觉洞综合性保护工程等重点文物保护项目30项。充分利用川渝两地共建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川渝石窟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室、川渝石窟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基地等科研平台,开展川渝地区潮湿环境下石窟本体风化、渗水、微生物等病害防治及彩绘贴金类石窟造像保护修复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同时,大足石刻研究院将开展系统研究,树立巴蜀文化标识。除了大力推进大足学学科建设,拓宽研究方向和领域,深挖大足石刻多元价值和历史内涵,搭建以考古学、历史学、宗教学、艺术学、民俗学为主的学科支撑框架外,该院将加大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庆社会科学院及部分高校合作力度,围绕大足石刻历史文化、大足石刻营建史、“第二个结合”等开展系统化研究,逐年联合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发表一批研究论文或出版学术专著,共绘石窟艺术研究新蓝图。全面推进石窟寺考古及调查工作。加快编撰《巴蜀石窟全集》,持续推进中小石窟考古报告编撰出版,有序推进大足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办好高品质大足石刻研究学术期刊。促进石窟寺研究国际学术交流,树立巴蜀地区的中华文化标识。
  此外,大足石刻研究院还将积极共建“巴蜀世界遗产联盟”“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联动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世界文化遗产,协同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聚焦优质文化旅游资源,辐射周边串珠成链,共建大足—资阳石窟主题游径;打造文化研学、生态康养、非遗体验等巴蜀精品旅游线路,努力成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实施石窟寺展示陈列提质工程,打造精品陈列展览,联合策划推出一批体现川渝特色的石窟寺外展精品项目;联合开展石窟寺数字化工作,建立川渝石窟寺数字资源库,实现石窟寺数字资源开放共享;加快发展数字创意、数字娱乐、数字艺术展示,丰富个性化数字文化产品供给,打造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

加快推进龙水湖旅游度假区发展
  龙水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大足区东南部、巴岳山西侧山麓,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坐拥龙水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玉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龙水湖国家五星级温泉三大国家级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本底和独特的旅游资源。
  作为建设国际文旅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水湖旅游度假区与大足石刻交相辉映,近年来,龙水湖旅游度假区围绕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统筹巴岳山、龙水湖的“山水”资源,加快打造大足生态休闲厅、重庆康养度假后花园、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实现龙水湖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助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为了加快推进发展步伐,龙水湖旅游度假区深挖巴岳山、龙水湖‘山水’资源,高质量完成度假区总体策划。”杨文刚介绍,共计策划了度假观光、运动休闲、生态康养、创意夜游、研学修行、主题节会等六大系列60余个项目。
  度假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吃、住、行”等配套设施。杨文刚说,为此,龙水湖旅游度假区投用了大龙湾度假酒店、温泉别院,以及船屋、蘑菇房、帐篷房等精品露营住宿。美食方面,度假区围绕龙水湖有机生态鱼、虾和大足黑山羊三大本土特色,打造了专属的“街区美食+酒店餐饮+农家餐饮+精品餐厅+小吃铺”餐饮体系。其他配套设施方面,度假区实施了玉龙镇小镇焕新项目,贯通了全长14.9公里、宽6.6米的环湖步道,沿线建设了生态骑行道、运动健身步道、观鸟廊桥、湿地鸟岛、自然亲水平台等。此外,龙水湖及周边区域景观环境也进行了提升。
  度假区内,玩也是重头戏。“龙水湖旅游度假区丰富了文旅产品供给,策划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杨文刚介绍,包括“春秋冬季泡温泉+夏季畅玩水乐园”的湖滨全季节双乐园温泉水世界,真人CS实战基地、飞跃丛林、户外拓展基地等项目的全龄式松鹤岛户外运动公园,西子湾国际假日公园、国际露营基地等文旅项目,龙水湖综合实践教育基地、西子湾数字思政新场域研学基地,加上刚投用的西子湾山泉浴场,龙水湖旅游度假区文旅产品丰富多彩、四季皆宜。
  湖畔音乐节、环龙水湖半程马拉松赛、湖畔航空展……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年年有盛典,龙水湖旅游度假区“好戏连台、精彩不断”。
  良好的生态本底、独特的旅游资源、完善的配套设施、丰富多彩的文旅体育赛事,经过多年打造,龙水湖旅游度假区旅游综合体初具雏形,品牌影响力也大幅提升。
  国家五星级温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川渝体育旅游综合体……荣誉纷沓而来,龙水湖旅游度假区更加紧了前进的步伐。
  杨文刚表示,下一步,度假区将继续丰富文旅产品,构建水上—水岸—水滨三大环湖水游乐体验空间,实现近水、观水、亲水、玩水,并将单一酒店式温泉产品打造为全龄全景沉浸式温泉体验产品。同时兼顾大众与专业运动需求,构建山上、山下运动休闲产品体系,加快推进夜景、夜宴、夜行、夜娱、夜市产品体系。
  继续完善住宿体系,以“住”为核心,打造多类型、多档次、高品质的住宿设施,形成功能齐全、服务一流、高中低档结合旅游住宿接待体系,构建独具文化特色的住宿体验、民宿文化,让游客住得舒心、住得舒适、住得健康。
  不断提升游览体验,打造“生态漫步、休闲骑行、坐车游览、水上游船、观光缆车”等有特色、有趣味的多元交通配套设施。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丰富地方特色餐饮,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体验。

 
加快打造全市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节点
——三论深入学习贯彻大足区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
□新渝报评论员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渝视察,赋予了重庆“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全新战略定位。锚定坐标、不负重托,大足区委三届八次全会明确,要加快建设成渝腹地对外贸易合作集聚区,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建新功出实效。
  这是一种基于使命的自我加压,也是一种着眼全局的卓越追求。大足作为成渝相向发展腹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支撑,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主轴上的重要节点,基础坚实、经验丰富,有条件、有责任“迈开大足”,加快打造全市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节点。
  打造“重要节点”,要完善交通物流网络。在现有“双廊六向”交通体系基础上,要加快推进成渝中线高铁等引领性项目,推动成渝铁路扩能、成渝高速公路改造、重庆都市圈铁路西环线等工程,建立与中欧班列、长江航运、航空货运衔接机制,引进头部物流企业在足建立分拨中心,更深层次融入重庆“七大交通走廊”和全市集疏运体系,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东南西北四向、铁公水空联运的通道大网络。
   打造“重要节点”,要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要加快推进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建强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中缅经济产业园等开放平台,深化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陆上贸易新规则体系,吸引更多开放型产业集聚、主体汇聚。打造“重要节点”,要深化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要加快实现市场采购贸易通关全国一体化、市内关区一体化,进一步提升国际贸易大厅、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渝采通”跨境贸易服务平台功能,常态化开行市场采购贸易中线班列,提高通关速度、降低物流成本,吸引更多中小企业来足开展国际贸易。
  打造“重要节点”,要提升国际经贸合作质效。要加快开展外资链主型龙头企业招商,支持在足设立区域总部、功能总部;持续实施“足商出海”行动,组织区内企业组团参加西洽会、进博会等经贸活动,积极参加“百团千企”开拓计划,帮助大足企业在海外“拓市场、抢订单”。
  身处内陆,却因开放而兴;面向未来,更以开放作答。大足以开放之姿勇往直前,定能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大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