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看重庆总第488期 >2024-06-05编印

数字赋能,让治理变“智理”
渝北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设成效显著
刊发日期:2024-06-0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渝北时报记者杨青
  软信企业刚落户,相关部门就根据企业能力画像,制定梯度培育计划;为找工作发愁的重点群体点一点手机登记,就接到通知去参加技能培训,并精准匹配合适岗位;强降雨灾害到来之前,就已经预判到可能发生灾害的地区,提前制定应急预案……
  一个个数字化应用场景正在渝北上演。
  高效惠民的背后,是渝北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设的加速推进,是愈加智慧的运行和治理。


事件流转有序

  “仙桃数据谷F09房屋资产异常,无产权证且闲置时间超过3个月!”近日,渝北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平台,弹出一则警示信息。
  根据信息类别,平台自动将该信息派发给渝北区国资委处置,渝北区国资委根据资产情况在平台分派处置任务——渝北区住建委负责房屋安全验收、区规资局负责土地确权、区国有企业完善上报资料、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完成产权登记办理,仙桃数据谷公司负责闲置资产处置,最后,办理结果通过渝快政反馈至渝北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形成闭环。
  对国有闲置资产的精准感知和跨部门协同处置是如何做到的?原来,是“渝北区数智国资一件事”应用在背后“操控”。为加快落实“三攻坚一盘活”改革任务,渝北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开发上线了“渝北区数智国资一件事”应用。
  “应用围绕‘止损治亏、资产盘活、风险管控’梳理核心业务6项,建成渝北区国有企业专题数据库,对区属国有企业逐企形成监管画像。”渝北区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上线后,实现12户区属国有企业减亏、8户国有企业扭亏。新入账资产57宗,整体已盘活存量国有资产约39.08亿元。
  “渝北区数智国资一件事”应用正是渝北“一件事”应用贯通有力有效,增强部门协同实战能力的写照。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满天星“一件事”为软信产业发展装上“智慧大脑”,搭建产业布局一张图、产业监测一本账、产业培育一链通,产业服务一条龙“四个一”的核心场景,着重摸清产业家底、找准发展痛点、实施延链补链、开展“满天星”核心指标监测调度、对重点企业实施梯度培育;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一件事”为重点群体就业提供智能化、精准化帮扶,直接增加就业渠道与就业机会……
  一个个智慧高效的应用场景,成为渝北具有辨识度的数字成果。
  渝北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对照“实战枢纽”定位,通过数字赋能、业务协同、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形成“一件事”集成改革和实战化应用。目前,已承接市级应用42个,建设本级特色应用4个,建成全区22个镇街基层智治平台,应用集成度全市领先。截至目前,共计办结事件32.6万件,办结率达到97%。

运行监测有效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城市治理中的无数难题都集中暴露在基层一线。但与此同时,社区又普遍面临人力物力有限的窘境。如何提升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精细化程度?数字化无疑是一把“利器”。
  在渝北,许多社区都尝到了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带来的甜头。
  “预警!辖区一家健身机构存在‘跑路’风险,可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网格员李佳采集的信息上报后,渝北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将信息推送至仙桃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
  数据开始“跑”了起来——街道指挥中心将信息同步报送到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各个板块,向16个社区、230个网格、1096个微网格发出预警通知。
  “街道组织相关部门商谈后续解决方案,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最大化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李佳说。
  问题快速解决,这得益于渝北区“141”基层智治体系,即:统建“一中心”(指挥中心)、重构“四板块”(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做实“一网格”,同时创建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作为“141”基层智治体系的运行载体。
  镇街基层治理中心是三级治理中心重要组成部分。为不断提升“141”基层智治体系运行效能,渝北区以带业务、带运行、带技术为抓手,带动各镇街制定工作目标438个,分解任务1086条,管控问题36个,推进核心业务上跑道,归集建筑物、重点人员、市场主体等信息26万余条。
  同时,督导考核部门办件情况,调度跨镇街事件,实行日监测、周研判,月盘点、季考核,实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截至目前,渝北区在基层治理指挥中心跑通事件27.5万件,办结率达100%。

指挥调度有力

  应对强降雨灾害天气,人工和大数据,究竟谁更擅长?答案在一场模拟演练中得到印证。
  “渝北区中部、北部片区,未来24小时将有150毫米以上强降雨!”演练中,系统发布一则灾害预警。以茨竹镇为例,该镇地灾风险点已超过体征阈值,有发生灾害的较大风险。
  渝北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接到市级推送后,同步推送至茨竹镇治理中心,该中心接到指令,立即指派平安法治岗人员现场巡查,经巡查发现地灾风险点周边有局部蠕滑变形,随即进行上报。
  渝北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收到巡查信息,立即调派无人机赴现场勘查。
  与此同时,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收到巡查信息,结合该风险点传感器形变数据,分析研判触发“危岩地灾处置事件”,随后市、区各部门迅速联动进行处置。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靠的是三级中心的超强“脑力”和大数据的运行。“依托三级治理中心集成的风险点、气象、城市体征、物联感知等数据,系统对辖区超过阈值的内涝风险点和地灾风险点进行了预警。”渝北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基于这些数据,我们能够未雨绸缪、提前防御,构建从预报监测到改进提升的全流程闭环机制,让城市运行被全景、实时、精准地掌握,让预判成为可能。”
  保障城市高效运行、紧急突发事件高效协同处置,是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运行的核心要义之一,大幅提高了城市运行和治理效率。
  渝北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快实现实战实效,该中心建立起了感知预警、预案演练、联动处置、研判会商、指挥调度、督办复盘等六大机制,将分散的联合值班中心、公安情报指挥中心、应急救援中心、信访稳定联合调度中心、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互联网+督查”指挥中心6个中心常态化入驻,形成配套的“平、战”指挥运作机制。
  高效指挥运作机制是该中心的核心任务之一。目前,该中心正在提速建设,围绕“1361”整体构架,聚焦“三项核心绩效”,建强算力存储一朵云,做优通信传输一张网,完善数据要素一组库,建设数字孪生一张图,健全数字资源一本账,积极探索打造具有渝北辨识度的实用实战标志性成果。
  该系统已经归集城市生命体征指标542项,挂接200项,编目物联感知设备64类,接入设备超45万台,汇聚林业、生态环保、城市管理、水利等领域数据305.17万条,覆盖率和满足率位居全市首位,形成体征“一键查”、事件“总枢纽”、风险“一张图”、城市“体检表”,让城市时刻保持“耳聪目明”。
  “在区级层面建成‘实战枢纽’,实现‘有场所、有机制、有专人’;在镇街层面部署‘联勤联动’平台,大幅提高了城市运行和治理效率。”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