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要闻总第488期 >2024-06-05编印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大足力量
——大足区委三届八次全会报告(摘登)
刊发日期:2024-06-0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标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和党中央赋予的使命,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部署和市委书记袁家军来足调研指示要求,紧扣服务重庆奋力打造“两大定位”、在发挥“三个作用”上展现更大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迭代升级“国际文旅名城、特色产业高地、城乡融合示范”三篇大文章,加快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大足力量。

  
分阶段明确了纵深推进现代化新大足建设的目标任务

  到2027年,服务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取得新成就,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国际影响力、综合实力、创新活力、辐射能力持续增强;服务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取得新成就,制度型开放、门户型交通、现代物流、内陆国际经贸、产业链供应链内外联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新型能源算力服务、高端资源要素配置、国际人文交往等枢纽节点功能初步显现;服务共建“两中心两地”、发挥“三个作用”取得新成就,桥头堡城市作用进一步彰显,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中走在前列。
  到2035年,国际文旅名城、特色产业高地、城乡融合示范建设迈上更高台阶、取得更大突破,在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


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的使命任务,迭代升级现代化新大足建设目标体系工作体系


紧扣服务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着力增强“四力”:
  ●增强国际影响力,全面系统提升大足石刻保护研究利用水平,持续唱响“精美的石刻会说话”,在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中发挥引领作用;
  ●增强综合实力,推动经济增速保持较高水平、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在推动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增强成渝中部崛起势能中发挥排头兵作用;
  ●增强创新活力,强化数字重庆建设和重点领域改革双轮驱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推动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增强辐射能力,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中发挥先行作用。

紧扣服务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着力打造“九个枢纽节点”:
  ●打造创新引领的制度型开放枢纽节点,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进全方位、全领域、深层次自由化便利化开放;
  ●打造链接成渝的门户型交通枢纽节点,畅通互联互通大通道,推动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完善立体高效、内畅外联的交通体系;
  ●打造多式联运的现代物流枢纽节点,集成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物资集散、信息交汇等功能,提高物流一体化运营组织效率,健全多功能集成、多业态融合的物流网络;
  ●打造双向开放的内陆国际经贸枢纽节点,提升开发开放平台能级,扩大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影响力,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迭代“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格局;
  ●打造内外联动的产业链供应链枢纽节点,因地制宜发展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新质生产力,推动跨区域产能合作,壮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高度融合的开放型产业集群;
  ●打造高能聚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枢纽节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建设创新资源、创新人才、科研平台集聚区;
  ●打造绿色高效的新型能源算力服务枢纽节点,提升新型能源储运能力,丰富算力高效协同应用场景,构建“算能融合”创新发展体系;
  ●打造高端资源要素配置枢纽节点,增强提供全球公共服务产品能力,创新吸引高端教育医疗消费回流措施,强化国内外优质资源要素集散能力;
  ●打造开放多元的国际人文交往枢纽节点,擦亮大足石刻“金字名片”,以高水平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引领提升国际事务参与度、对外交往活跃度、城市品牌知名度。

紧扣服务“六个区”建设,着力抓好“七个加快”:
  加快建设配套服务成渝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特色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联结点,加快建设成渝腹地对外贸易合作集聚区,加快建设渝西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双70”城市,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美丽重庆样板区。
一、加快建设配套服务成渝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特色产业体系,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建新功出实效。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重大牵引,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246”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5%。
  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形成一批引领性技术成果、开发一批战略性产品,让大足创造、大足创新成为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深度融入双城经济圈产业协作。深化与成渝地区汽车、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配套协作,参与布局以无人机等产业为重点的成渝低空经济带,加强双桥经开区、大足高新区与天府新区、内江经开区、资阳高新区等互动协作,助力打造成渝世界级产业集群。
二、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联结点,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建新功出实效。
  始终牢记“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护好”的重要要求,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文旅名城、世界知名研究院,让大足石刻这块瑰宝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全面系统提升大足石刻保护研究利用水平。
  
加速构建“日月辉映、繁星闪烁”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到2027年,年接待游客量超过51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超过530亿元。
  强化国际宣传营销。
  
深化川渝文旅合作。扎实推进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三、加快建设成渝腹地对外贸易合作集聚区,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建新功出实效。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加快打造全市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节点。
完善交通物流网络。聚焦融入“七大交通走廊”和全市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成渝中线高铁等引领性项目。
  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深入推进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
  深化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进一步提升国际贸易大厅、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渝采通”跨境贸易服务平台功能。
  提升国际经贸合作质效。开展外资链主型龙头企业招商,支持在足设立区域总部、功能总部。到2027年,对外贸易突破200亿元。
四、加快建设渝西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在激发发展活力内生动力上建新功出实效。
坚持以数字重庆建设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探索首创性、差异化改革,努力以改革攻坚主动赢得高质量发展先机。
扎实推进数字重庆建设。
如期高质量完成“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任务。
  
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五、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双70”城市,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建新功出实效。
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创造性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机制、高品质生活新模式、高效能治理新体系。
  坚定推动“一中心四组团”向心发展、协调发展。到2027年城市人口、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70万人、70平方公里以上。
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推动城市治理从条块分割向整体协同转变、由城乡分离向城乡一体转变。
  加强城市文明建设。持续推进革命文化、石刻文化、五金文化、重汽文化、荷棠文化等有机植入城市。
六、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在推动城乡互促共同繁荣上建新功出实效。
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四千行动”,推动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精准发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七、加快建设美丽重庆样板区,在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上建新功出实效。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扛起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重大使命,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大足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
  
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到2027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5%左右。
文字整理:熊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