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州日报记者田华平文/图
江水如镜,翠屏映绿。
忠县东溪镇翠屏村位于长江以南的翠屏山,与县城隔江相望,因山得名。近年来,翠屏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以山水禀赋为依托,深挖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主打“果蔬翠屏”“人文翠屏”“乐游翠屏”3张城郊经济牌,不断唱响农文旅融合发展区域品牌,成为县内外游客的“诗和远方”。
近日,记者走进翠屏村,看产业、寻文脉、访农家,探寻强村富民的发展密码。
特色农业助民富
一排排葡萄架铺满山腰,翠绿枝叶下藏着的一串串绿色小葡萄,如珍珠般晶莹透亮。时下,村民们或在葡萄架下疏果,或喷施霜霉病防治药水,果园里充满欢声笑语。
翠屏村海拔500多米,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山地贫瘠,传统农业只能让村民填饱肚子。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村民从外地带回枇杷苗、葡萄苗,开始发展水果产业。见效益可观,村民们先后跟着种植,腰包渐渐鼓起来。
2013年,翠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翠屏葡萄专业合作社,并注册“翠屏”无公害水果品牌。
2019年,翠屏葡萄专业合作社被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评为“重庆市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同时,翠屏村获评“重庆市绿色示范村”。
“村里种植葡萄的村民最多,仅此一项,年收入多则七八万元,少则一两万元。”翠屏村党支部书记彭秀说,她家也种植了几亩葡萄。
让翠屏村村民引以为傲的还有“五星枇杷”,果大肉厚汁甜,比良种枇杷上市早,最受游客欢迎。果实还在树上的时候,很多村民家就接到了电话订单。
近年来,翠屏村先后发展起脆李、樱桃、草莓等水果产业。许多村民既是果农,也是菜农,还种植了豇豆、辣椒等时令蔬菜。“我们离县城近,蔬菜运到城里时还很新鲜,市民都喜欢买我们的菜。”一村民说。
如今,水果和蔬菜已成为翠屏村的两大特色产业,同时也是两张亮眼的绿色名片。据统计,每年这两项产业能为村民增收近200万元。
历史遗迹引客来
翠屏山遗迹众多、文韵悠长,这里还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植被葱茏、风光旖旎。
初夏的阳光穿过绿荫如盖的树林,斑驳的光影投射在翠屏村的山道上,人行其中,恍若走进历史深处……
山麓上,修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佛教圣地三台寺,1986年成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仍旧红墙黛瓦、梵音袅袅。
位于山腰峭壁下的姜维井依然清泉汩汩,传说蜀国名将姜维和士兵被困于此,缺水断粮,后丞相诸葛先生托梦姜维,他三箭射壁,清泉涌出,形成此井。
与姜维井相隔二三十米的石马栏,相传是姜维当年拴系喂养黑鬃马之地,后姜维战死沙场,黑鬃马回到此地,久久嘶鸣。
修建于明朝的文峰塔,遗址犹存、塔基可见,虽掩于半山茂林中,但与此有关的传说依旧让人内心激荡。
还有充满诗情画意的“翠屏春晓”“紫极晚烟”,是清代《忠州直隶州志》记载的古忠州八景中的两景,如今听到名字依然让人心动浮想……
沿翠屏村村道前行,一路沉浸在厚重的历史人文中。蓦然回首,但见山下江水滔滔、船影绰绰,对岸高楼林立、老城新颜,不由惊叹历史和现实竟如此相交相融,令人心潮澎湃。
“所有历史遗迹都已核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翠屏山和翠屏村最珍贵的人文景观和文化资源,每年都吸引着县内外许多游客前来寻古探今。”东溪镇综合文化干部袁能军说。
乡村旅游火出圈
傍晚时分,霞光如碎金般撒在东溪湖上,与翠屏山相邻的岸边公路两侧的农家乐里,灯光陆续亮起来,家家户户门口停满车辆,欢笑声此起彼伏。
“5号桌的临江鱼抓紧下锅”“8号桌的麻辣鸡赶紧上”……在门前三角梅绽放正艳的小林餐馆里,老板陶小林招呼完客人后,小跑进厨房催促。
退伍后,陶小林在城里干过买卖,最后选择回老家翠屏村,成为村里第一批搞农家乐的村民。“这里离县城近,可看城景、江景和夜景,餐馆门前的公路连接高速公路,人流量比较大。”陶小林说,生意一直还不错。
从东溪口沿东溪湖岸进去,公路两边的农家乐近20家,装饰风格各异,均由翠屏村村民经营。特色临江鱼、麻辣鸡、豆花饭、洋芋饭、烤全羊、炖土鸡土鸭……菜式丰富、价格公道。
东溪口是从县城进入翠屏山的必经之处。近年来,东溪镇在翠屏村修建南滨公园观景台、“翠屏春晓”青石牌坊、水果销售廊道、停车场,依山修建了一条宽六七米、长两公里的青石梯道,两侧培植彩色花木,成为拍照、赏景的打卡地。
每到节假日,县城很多上班族都带着家人来到翠屏山下,沿梯道向上攀登,体验一场健身之旅;或在春夏时节呼朋唤友进果园、入农家,享受采摘之乐。若未尽兴,再登上山顶,看田园风光、赏县城美景……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翠屏村正以绿水为墨、青山为笔,奋力描绘农文旅融合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