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天下大足总第477期 >2024-05-21编印

为残疾人铺就幸福路
刊发日期:2024-05-2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龙刚为病人抓药。

龙刚为病人抓药。

杨夕黎(左)到残疾人杨秀冬家中走访。

杨夕黎(左)到残疾人杨秀冬家中走访。

  

新渝报记者张玮毛双实习生宾振宇文/图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的意义更加特殊,不仅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更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实现人生价值。多年来,大足区残联通过智志相扶,开展创业资金补贴、金融贷款支持等方式,激发残疾人就业内生动力,让他们在逆境中追求进步,绽放别样的光彩!

“跛脚”医生龙刚:身残志坚 走出阳光创业路

  大足区珠溪镇文昌社区上头桥一带有好几家药房,但太乙堂一四一大药房医疗点却有些不同,因为经营者龙刚是个重度肢体残疾人。49岁的他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从零开始,经过20多年的创业打拼,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龙刚出生在龙石镇一个普通家庭,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刚出生时,他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健康小孩。但一岁多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下肢逐渐失去功能,从此双腿残疾。
  生病后的龙刚变得悲观失望,似乎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在家人的陪伴,老师、同学的帮助,他才慢慢走出阴霾。
  父亲是卫生院的医生,受他的影响,龙刚从小就萌生了学医的念头:“我这种身体,干体力活儿肯定不行,学医没准能闯出一条路。”
  于是他认真学习,积极融入社会,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初中学业。接下来是进入高中学习还是进入社会面对人生,龙刚根据自己的情况,经过反复思考,最终选择进入江津卫校学习。
  三年卫校中西医结合,龙刚精学深学,全面熟练地掌握了这个阶段所学的医学知识。
  1997年,卫校毕业后,龙刚没有急于工作,而是选择在医院跟师学习。“我想学习更多的实践经验,学习和病人沟通的技巧。”龙刚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
  门诊室、病房里,双腿残疾的“小龙医生”细致、耐心,赢得了病人和前辈们的好评。
  转眼,三年的跟师学习结束了,龙刚心中盘算多时的创业梦也提上了日程,他想回乡开一家诊所,为乡亲们看病。
  初出茅庐的他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选择在珠溪一个相对偏僻的农村当起了乡村医生。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农村诊所,也让他的创业之路困难重重。
  “当时的位置确实有些偏,周围住家户少,我又年轻,还是个残疾人,没得几个人相信我。”时隔多年,提起创业之初的种种,龙刚还是难掩苦涩。
  来看病的人很少,效益极差,几乎是入不敷出的状态。加之他一个人在异地生活,其境遇可想而知。
  重压之下,当地村委会和家人伸出了援手。龙刚租用的场地为村委会的集体资产,了解到他的困难后,村委会主动降低了租金,缓解他的经济压力;父母支持5万元,让他添置了药品和医疗设备;更重要的是,经人介绍,他结交了女友,愿意帮助他一起打理诊所的生意。
  多管齐下,龙刚的事业慢慢有了起色。诊室走上正轨,他又决定精进自己的诊疗水平。忙碌之余,他参加成人高考,成功考取了成都中医药大学,并顺利取得了大专文凭。
  这时,龙刚又萌生了更大胆的想法,“我要把诊所搬到镇上,然后再慢慢扩大规模。”
  珠溪镇文昌社区是人口较为集中居住的区域,龙刚选择的上头桥,是当地的交通要道,人流量大,看病的人自然也更多。
  人多了,生意好了,但龙刚亲切细致的看诊态度依然没变,价格也没有上涨,口碑自然越来越好。
  站稳脚跟的龙刚信心越来越足。他发现,城里的中医理疗、身体调理等很受市场欢迎,于是投入10余万元进行业务拓展。然而,现实却狠狠给了他一击。
  “我们这里没法和大地方比,新业务在小地方接受起来比较慢。”投入大量资金,生意却十分惨淡,龙刚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
  这时,残联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按照《大足区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做好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文件规定,派出工作人员到他的店铺进行实地察看,根据标准,补助了他4.5万元的创业资金。
  “这笔资金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让我顺利渡过了难关。”在残联的帮助下,龙刚走出了困境,理疗、美容等业务也做得有声有色。
  吃水不忘挖井人,龙刚时刻不忘社会对他的帮助,他培养学徒、聘请员工,都会优先考虑和他一样的残疾人。
  从卫校学医到开办乡村诊室,再到在镇上经营药房,兜兜转转20多年,龙刚拼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基层残联工作者杨夕黎:精准服务 当好残疾群众的“知心人”

  “老杨,最近菌子种得怎么样?一次能采多少斤……”近日,大足区龙岗街道残联工作人员杨夕黎来到龙岗村残疾人低保户杨秀冬家中,询问他家菌子种销情况以及一家人的生活近况。
  杨夕黎今年47岁,从2017年从事残联工作以来,这样的走访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了解和跟踪残疾人的困难和需求,是她工作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精准做好残疾人的服务工作。
  “还可以嘛,今天一早我们才采了100多斤,全都卖完了!”杨秀冬乐呵呵地说,“菌子种得这么好,还要感谢你呢!”
  杨秀冬口中的感谢,源自3年前的一次走访。
  杨秀冬和妻子杨光芬都是视力残疾人,但夫妇俩吃苦肯干。2021年,已经种植食用菌好几年的杨秀冬,因为种植规模和种植条件的限制,食用菌产业发展迟迟不见起色。
  在一次日常走访中,杨夕黎了解到了杨秀冬家的情况,两人踏实肯干的创业热情深深地打动了她。按照残疾人创业就业政策,她通过大足区残联为杨秀冬家申请到了3万元资金补助。
  钱很快下来了,杨秀冬夫妇用这笔钱扩大了食用菌种植规模,添置了新的厂棚设备、钢架、空调等,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看着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杨夕黎由衷地感到开心。
  “做残联工作,首先要走进残疾人的内心,要了解他们的需求,成为残疾人的‘知心人’。”杨夕黎说。
  工作中,“一户多残”家庭时常让杨夕黎牵挂在心,对他们的具体困难更是感同身受。
  2019年,杨夕黎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龙岗村一个“一户三残”家庭没有厨房,煮饭只能在户外。
  “看到那个场面,心里真的很难受。”杨夕黎立马为这家制订了帮扶方案,并争取到大足区残联的资金支持,最终顺利地为这个家修建了厨房、卫生间,还硬化了院坝,破烂的窗户也重新安装了玻璃。
  为了解决残疾群众残疾多年而出门评残不便的难题,去年3月,杨夕黎请来大足区残联及评残医生,为辖区30余名长期卧床不起的建卡贫困户、特困人员、参战退伍人员以及其他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上门办理了残疾证。
  “对残疾人朋友,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在政策的范围内,竭尽全力地去帮助他们。”为了提升服务残疾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杨夕黎在很短的时间内,系统地学习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及其实施办法。
  近年来,杨夕黎先后借助残疾人危房改造政策,帮助65户残疾人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借助大足区残联的重度贫困残疾人居家托养政策,为27名残疾人发放居家托养生活补助;利用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治疗政策,为街道54名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等。
  “把残疾人当亲人,想残疾人之所想、急残疾人之所急。”杨夕黎说,她将继续做好残联工作,当好残疾群众的“知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