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看重庆总第467期 >2024-05-07编印

丰都县三合科技孵化基地支持小微型科技企业发展
“小基地”一年孵化19家“百万企业”
刊发日期:2024-05-0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重庆日报记者周传勇
一名毕业两年的大学生,创业两年就获得29项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公司正准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一名返乡创业的农民,靠着线上线下推广产品,仅一年便实现产值翻一番;一名从事电脑维修的个体户,年收入本不足十万元,注册公司后,一年营收就过百万元……
  他们都是丰都县三合科技孵化基地(以下简称三合基地)的孵化对象。像这样的初创企业,三合基地已入驻55家,目前还有十余家等待入驻。
  作为小微型科技企业孵化基地,2023年三合基地孵化了19家产值上百万元的企业,累计总产值达3.9亿元。
  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企业,探索这个“小基地”隐藏的“大能量”。

创业两年申报29项实用新型专利

  走进重庆滨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富科技)的办公室,一排排整齐摆放的专利证书格外“吸睛”。这些专利的获得者,是2021年才大学毕业的向键滨。创业仅两年,他就成功申报了29项实用新型专利。
  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为何能取得如此成绩?这还得从滨富科技入驻三合基地后申报的第一个项目说起。
  “当时我正和基地一起研究申报数字化生态农业项目,为保证项目技术支撑,公司提前完成了清洁能源发电装置、生产用分类筛选装置等多项技术研发。”向键滨说,那时行业内很多企业都在做类似研发,谁先申报专利谁就能掌握主动权,但他没有相关经验,一时不知所措。
  为此,基地专门组织县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现场教学,帮助企业分析专利工作现状、制定专利护航计划,还邀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家开展专利创造申请、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培训和辅导。
  根据专家意见,滨富科技成功申报了“清洁能源发电装置”“生产用分类筛选装置”等5项实用新型专利。
  但是,当向键滨准备大干一场时,发现由于把握不准行业需求和相关配套政策信息,总是摸不准研发方向。
  三合基地负责人王海波专门安排工作人员一对一服务滨富科技,及时向企业传达最新政策,帮助其在产品研发立项、实施经营活动前开展专利信息检索,寻找技术研发空白点和潜在市场热点,挖掘“沉睡专利”,并与研发人员一起编写技术交底书、申请文案等,缩短专利申报周期。
  “2022年以来,公司累计成功申报29件实用新型专利,通过专利转让与研发合作,已累计获得超10万元的营收。”向键滨说,今年公司还能拿到3项发明专利,为继续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打下基础。

扩大企业“朋友圈”,一年内产值翻一番

  群山环绕、树林茂密,一只只黑猪或在水塘戏水、或在林下打盹……这是重文鼎农兴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文科技)跑山黑猪养殖基地里的场景。
  “这些猪已被预订了,供不应求。预计今年基地能出栏340头猪,收入200多万元。”重文科技总经理孙华海说,去年5月公司入驻三合基地,不到一年时间就解决了困扰他3年的销路问题,产值还翻了一番。
  “我们先从线上渠道上发力,帮助孙华海和其合作伙伴创建了十余个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用于宣传基地的养殖情况、猪肉产品等。”王海波说,基地还对孙华海等进行了培训,培养互联网思维。过去一年,重文科技已积累了近20万粉丝。近期,孙华海正筹备开启首次直播,出镜向更多人推介他的跑山黑猪。
  为了寻找更多稳定客户,王海波还建议孙华海多举办线下活动,让大家现场看、现场吃。在基地协助下,去年12月孙华海举办了重文科技年猪宴活动,邀请全市近40家餐饮企业代表、客户参加,黑猪的品质获得一致好评,现场就卖出了十几头猪,部分企业还提出要长期订购。
  孙华海说,如今公司已初步建起销售网,去年产值超过200万元,他计划再融资500万元,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跑了30个乡镇街道,助力企业拿下近200万元订单

  “又有两个客户电话预约了电脑维修服务……”当天,记者刚与丰都县信安网络科技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信安)负责人李桂英碰面,公司就来了订单。
  生意一直都这么好吗?“之前生意惨淡,幸亏有基地帮忙,近两三年才好起来。”李桂英说,入驻三合基地之前,她经营着一家电脑维修店,由于小店没有知名度,再加上没有人脉,业务量小,每年营收也就几万元。
  “为帮助这家公司摆脱缺订单的困境,我们想了很多办法。”王海波说。
  前几年,丰都开始大力推进网络安全建设,许多镇街都需要信息服务和更新电脑设备。“当时另一家接下了这个活,但其公司总部在重庆中心城区,不能随叫随到,所以急需 一个企业来代工。”王海波说,基地就推荐了信安,一番考察后,那家公司选择了信安。
  “虽然拿到了代工资格,但客户还需要自己去找,怎么办呢?”李桂英只能再次向基地求助。
  三合基地的工作人员先从自己的“朋友圈”里寻找合适的目标客户,并梳理出名单,或者通过熟人找熟人引荐。很快,三合基地就为信安建好了通讯录,只需要逐个上门洽谈。但信安又没有出行车辆,三合基地又派人既当司机又当介绍人,将人送到目的地后再由企业自行洽谈。
  “到2020年底,我们跑了全县30个乡镇街道、76家学校、40所卫生院,与其中65个客户达成了合作,营收近200万元。”李桂英说,如今还有近30个客户与公司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近3年来,公司每年营收都超过百万元,并持续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