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时报记者程亮周志华尧华燕陈星
一场春雨骤,大山云雾绕。四月的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八一村,处处奏响劳动的欢歌,酝酿着丰收的憧憬和希冀——
高标准农田在旋犁翻飞中舒展着筋骨,颗颗饱含农民期盼的种子撒播入地,农耕机轰鸣奏响春耕乐章。
600亩油菜喜迎丰收,100亩金花葵破土而出,2000亩稻田完成灌水,农家乐、露营基地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广袤沃野之上,充满希冀的“春天答卷”正在这里铺展。
稻油轮作 守好“压舱石”
谷雨后的八一村,新雨淘春,滋润大地。
“笃笃笃……”6组的山坳里,响彻着机器的鸣响。
站在山上眺望,只见青山之间,块块水田呈阶梯式分布在山坳。春水盈盈的梯田上,两台重型耕田机来回奔跑,带着宽大的犁耙,将水田翻耕平整均匀,土壤松软如棉。
“谷雨莫等闲,插秧又打田,忙了这一阵,丰收就有保障啰……”74岁的谯乾生第一次看到“铁牛”在家门口耕地,既稀奇,又感叹。
今年,八一村新增高标准农田1400亩,全村撂荒地清零。谯乾生所在的6组,也实现了“巴掌田”变“连片田”。
良田配良种。经过一番思考,谯乾生自知年龄大了,家里8亩地照顾不过来,索性都流转给种粮大户。
一人前头走,他人追随来。很快,其他村民也纷纷加入,散户田集中成了大户田。
好田在手,大展身手。那么,好田种什么?
仓廪实,天下安,高标准农田种粮,八一村毫不犹豫。
“向土地谋振兴、向科技要效益、向‘良田’要‘粮田’,坚定不移推进藏粮于地,努力让‘中国饭碗’盛上八一村的优质粮食,守好粮食安全‘压舱石’。”八一村党支部书记何中坤一脸笃定地说道。
思路清,方向明,扎实干。
从去年到今年,伴随着高标准农田陆续建成,八一村水稻油菜轮作大面积铺开。
“头年11月份油菜下种,第二年5月份开收,紧接着打田插秧,水稻就上场了,一地两用,收成翻倍。”说起稻油轮作,68岁的村民涂兴全来了兴趣,种了一辈子地,这才见识稻油轮作的好处,他忍不住感叹。
说话间,涂兴全朝着八一村石桶坪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菜基地走去。眼下,成片的油菜地里,胀鼓鼓的菜籽压弯了枝头,600多亩油菜即将成熟收割。
作为合作社聘请的管理员,涂兴全一边盘算着合作社收割、打田、插秧需要组织的人员,一边安排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春耕,做好这一轮稻油轮作的准备。
合作社带头种,种粮大户示范种,村民跟着种……
如今的八一村,2000多亩高标准农田因稻油轮作变“粮田”。
多元发展 培育增长点
一场春雨,万物生长。
八一村小地名叫岩上户的空旷地里,细雨轻轻拍打着育秧棚,唤醒棚内躺在泥球里的金花葵种子。
今年,八一村试种金花葵100亩,眼下刚完成育秧。
这种名为菜芙蓉的一年生草本锦葵科秋葵属植物,有着“植物熊猫”和“植物软黄金”美誉,其花、果实、根、茎、叶都具有药用、食用价值,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工等,经济价值十分可观,预计亩产值将超4000元。
金花葵在八一村落地生根,源于八一村土地多样化种植探索。
八一村是一个以传统种植为主的悬崖村,高标准农田覆盖全村后,在稳住粮食种植“基本盘”的同时,该村探索多元化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金花葵被选为助力村民增收的“致富花”。
“多条腿走路,路就走得更稳啊。”看着一排排育秧大棚,村民向承忠满眼期待。这几天,金花葵育秧,向承忠前来务工,每天领工资70元。这笔收入,他很满意。
而更让他想不到的是,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的金花葵产业,目前已签了“婆家”。到秋天收获时,不用愁销路,“流转土地,到基地务工,又多了收入来源。”
岩上户种植忙,岩下鸡场建设酣。
在小地名叫烟厂的地方,悬崖峭壁,林木葱茏。岩下一块较为开阔的山林里,吴代清的智慧养鸡场已完成鸡棚搭建,正安装智能化系统,下个月即可关鸡投用。
发展林下生态养殖,是八一村走多元发展之路的又一个举措。
“森林资源丰富,生态良好,基础设施也完善,还有两江新区的帮扶支持,养鸡产业大有可为。”何中坤说道。
看着拔地而起的6个鸡棚,想着多年的养鸡梦即将实现,吴代清浑身是劲,在鸡场里奔忙不停。
“这个棚养五黑鸡,那个棚养蛋鸡,鸡舍装上热红外监测器,用上‘智慧云’……”说起接下来的打算,吴代清眼里满是憧憬,6个鸡棚,肉鸡1万只,鸡蛋1.2万枚,一年出栏4批次,至少请10名村民帮工,这日子有盼头,大家的生活有奔头。
农旅融合 延伸产业链
这个春天,涂兴蓉在家门口开启了圆梦之旅。
走进涂兴蓉的家,两楼一底的民房,装修火热,她正忙着打扫卫生,为接下来的家具进场作准备。
“我带你们上楼看看。”见到记者,涂兴蓉停下手中的活,疾步上了楼。
跟着涂兴蓉的步伐,很快就到了房子的三楼。只见墙面粉刷一新,地面瓷砖已经铺设完成,房间看上去宽敞明亮。
“二楼和三楼的6间房用来住宿,底楼大厅做餐饮,你们觉得装得咋个样,要不要得?”涂兴蓉介绍完装修进度,期待地问道。
涂兴蓉在农村做了多年坝坝席,是做菜的一把好手,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农家乐,是她多年来的梦想。
就在今年,涂兴蓉的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年初,村里干部来到涂兴蓉家,劝其开农家乐。
“说不心动是假的,有好日子谁不想过?”涂兴蓉说,房子是现成的,自己又有手艺,但作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心中又打起了退堂鼓。
直到今年春天,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油菜花田打卡拍照,涂兴蓉才彻底打消了疑虑。
现在,在涂兴蓉一手打造下,房子装修已经进入尾声,预计这个夏天就能开门迎客。
“还是有信心做好,游客来这里可以品农家菜、赏田园景、觅梦里乡愁。”谈到未来的发展,涂兴蓉“金句”不断,笑容灿烂。
涂兴蓉的信心,来自于八一村的发展优势。
八一村最大的资源就是耕地、庄稼,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农业生态。
“连片高标准农田进行水稻油菜轮种,稻田和油菜花风光持续半年多,为村民发展农家乐增加了信心,为我们延长产业链,发展乡村旅游增加了底气。”何中坤道出缘由。
事实的确如此。高标准农田不仅为八一村带来了独特的高山田园风光,还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顺着山路盘旋而上,很快就到了石桶寨景区,何中坤望着前方的山脊,饶有兴致地说道:“那里叫犀牛望月,名字来源是因为山顶有汪水,形状像月亮,据说这汪水从不干涸……”
顺着何中坤的目光望出去,只见一片苍翠的山脊上,一条新挖的便道赫然眼前,顺着山脊往下看,阡陌纵横的水田蓄满春水,青山、田畴、农舍在云雾缭绕下显得格外空灵,宛如一幅水墨画。
这里是八一村探索农旅融合、延长产业链的又一举措。今年初,八一村引进社会资本,盘活荒山荒坡,在石桶寨景区打造露营基地,目前,露营基地已经进入场平施工阶段,预计夏季前就能投用。
“除了引进社会资本,村里也在打造自己的露营基地,现在路已经修好,接下来我们将进行水电等配套设施的施工。”何中坤说道,“现在我们除了卖粮食,还可以卖风景啰。”
在何中坤的规划里,未来的八一村,还将依托高标准农田,打造一个集农文旅、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站在山顶,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槐树花的香味,眼看仅几个月的时间,撂荒地变产业园,泥泞路变整洁路,荒山坡变金窝窝,何中坤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此时,春雨间歇,和煦的春风吹开薄雾,阳光突破云层洒向大地,八一村再次热闹起来。田间地头,翻耕机隆隆作响;露营基地,机械铆足干劲抓紧施工,村民纷纷走出农舍,在田间奔赴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