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渝周刊·渝报深度总第463期 >2024-04-26编印

三个维三个维度 读懂总书记部署西部大开发
刊发日期:2024-04-2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4月23日,重庆城市风光。新华社记者唐奕摄

▲4月23日,重庆城市风光。新华社记者唐奕摄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月二十二日,位于沙坪坝区的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重庆日报记者龙帆谢智强摄
庆果园港,装载着集装箱的货船驶离码头。(摄于二○二四年二月十八日)重庆日报特约摄影钟志兵
路网络的飞速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强大运能。重庆日报记者龙齐岚森摄

  西部大开发,再迎大利好!
  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这次座谈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主持召开的首次西部大开发主题座谈会。
  “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这次座谈会内容之丰富、意义之重大、信号之强烈,可以从区域的西部、中国的西部和世界的西部三个维度来理解分析。


1

  西部大开发,立足点在于区域的西部。
  在展开西部大开发这个话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加深一下对西部地区的印象。
  先看西部地区的“成员”。我国西部地域广阔,涵盖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占国土面积的七成,覆盖3亿多人口。
  再看西部地区的“家底”。党中央对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5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家底”越来越厚。数据显示,西部地区的GDP从2019年的20.5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6.9万亿元,年均增长4.9%,增速居四大板块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地区资源种类繁多,无论是矿产资源、天然气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极其丰富。例如,我国已发现17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不少在西部地区的储量名列全国乃至世界前茅。
  接着看西部地区的“地位”。从开放“末梢”变身开放“前沿”,突破曾经的区位劣势,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正在西部加快形成。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不断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最后看西部地区的“简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西部发展规划和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0多次深入西部考察调研,足迹遍布西部12个省区市,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处在新的起点,西部大开发面临新的历史机遇。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东中西部科技创新合作,促进中央企业与西部地区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把旅游等服务业打造成区域支柱产业,切实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站在区域视角看大保护之下的西部,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西部。可以预见,广阔的西部地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

  西部大开发,着力点在于中国的西部。
  与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一样,推进西部大开发,是立足全国区域发展“一盘棋”的战略部署。
  关乎国家总体发展。西部地区长期以来为国家战略发展和政策调控提供了巨大的回旋空间与余地,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
  比如,从有效投资看,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城镇化建设等方面仍然有较大空间。因此,西部地区可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进程。
  又如,从生态安全看,西部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快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强化生态资源保护,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叠加多重国家战略。推动西部大开发,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多个国家战略综合叠加。
  比如,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包括支持新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支持重庆、四川、陕西发挥综合优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等等。
  建设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国家重大工程是西部地区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后发追赶者的具体抓手,也是西部地区“大开发”的题中之义。
  比如,能源上,“西电东送”点亮万家灯火,“西气东输”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了资源配置;交通上,青藏铁路将西藏纳入全国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川藏铁路、沿江高铁、渝昆高铁等正在加快规划建设;算力上,稳步推进的“东数西算”工程,助力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
  站在中国看高质量发展之下的西部,我们看到了一个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发展更具活力的西部。对全国而言,西部地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水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国防边境安全方面的地位无可替代,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愈发突出。
  

3

  西部大开发,关键点在于世界的西部。
  开放是西部面向世界、拥抱世界的一个重要维度。西部地区边境线漫长,与周边国家交流频繁,是中国向西、向北和向南亚国家开放的门户地区,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区位优势。
  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欧洲期间,在德国杜伊斯堡车站见证了一列渝新欧铁路班列缓缓进站。该趟列车就是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始发的。
  10年来,这条陆路物流国际大通道以稳健的步伐逐渐崛起,启发了沿线国家和地区融入全球市场的思维和路径,促进了国际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被誉为“新丝绸之路”。
  不只是西向的中欧班列,南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和北向的中蒙俄通道同样风生水起,备受瞩目。
  得益于合纵连横、互联互通的跨境大通道,西部地区大步迈向世界。在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一体化运营已经基本形成;在新疆,我国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成立;在广西,北部湾港今年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迎来“开门红”……
  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西部地区表现十分抢眼。
  过去5年,西部地区累计开行中欧班列3.5万列,占全国总数的50.5%;2023年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达3.7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37%;布局建设6个自贸试验区和40个综合保税区,为全国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然,西部地区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这需要西部地区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东中西部开放平台对接机制,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吸引和聚集全球资源要素,积极融入国际循环。
  站在世界看大开放之下的西部,我们看到了一个锐意推进改革、坚持不懈开放的西部。在加快重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治理体系当中,西部地区大有可为、大可作为。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推动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既要从大处着眼,将西部大开发放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定位思考、统筹推进;也要从细处着手,根据各地禀赋条件、发展潜力等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众志成城推动西部大开发不断迈上新台阶。
  据重庆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