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夫
民间素有“小香港”之称的雍溪,浪漫而热情,位于大足东北角的巴岳山下、淮远河畔,39.92平方公里,属形状非规整的中小镇,东南西北方向分别与古龙、万古、国梁和铜梁区土桥四个镇相连。重庆三环高速在雍溪设有下道口,交通便利。
雍溪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始建于唐朝,时称甕溪庙,宋朝、明朝设雍溪里,清朝为锡山里,历代未废,乃古代客商西往成都、东至重庆的必经之地。淮远河、对溪河如玉带绕老街而过,老街青石板路,正街长一百九十一丈一尺,约九百步,若是慢悠悠散步,则为一千五百步上下,明、清时代的传统民居错落有致,古树林立、小桥流水,老茶馆、老酒厂、榨油厂散布其间,最具代表性的是道光年间修建的古戏楼和300多岁的城隍庙。在对老街地面、立面进行恢复性修复后,镇上建成川剧特色民宿、游客中心,打造出古镇牌坊、序幕花园、川剧花园和夜间灯饰等景观。漫步老街深巷,感觉时光不老,繁华仍驻。
雍溪古镇于2016年被重庆市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2019年入列“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022年入选重庆市美丽宜居示范乡镇、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镇,“雍溪里”景区成功创建AAA级景区;2023年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重庆市文化旅游系统先进集体。雍溪作为历史文化特色镇、乡村振兴示范镇、川剧文化传承镇、桑梓文化繁育镇,确立建设“川剧古镇、花乡雍溪”的总目标,致力打造特色农业优选地、生态优美宜居地、桑梓文化繁育地,争创AAAA级景区。
雍溪还拥有得天独厚的油气资源,重庆市政府与中国石油合作的第一个页岩气采探项目,已向全区供气,建有35千伏变电站一座。
乡村振兴示范镇 乘势而上变花都
大米饭是南方人的传统主食,能饱食米饭是解决温饱的重要标志。雍溪背靠巴岳山,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富含硒锶,是大足区海拔最低地,水源丰富,泉水清冽甘甜,水稻比同一纬度地区早15—30天成熟,是大足最早出新米之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孕育出的“雍溪里”牌硒锶新米,颗粒饱满,色泽透亮,稻香浓郁,营养成分上佳,特别适合老人、小孩食用。
作为传统农业镇,雍溪坚守粮食安全底线,除稳定种植水稻2.1万亩(年产2000万斤)、油菜1.2万亩(年产168万斤)、玉米4000万亩(年产300万斤)、红薯8000亩(年产1600万斤)、莲藕3000亩(年产900万斤)和年出栏生猪3.4万头外,还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实现了每个村都有特色产业的基本目标。
雍溪地貌属浅丘带坝,以浅丘平坝相间为主,以沙土为主形成的灰棕色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无霜期长约330天,年均气温17.9度,温差较小,植物不易受到霜冻;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相对湿度高,特别适合建设花卉苗圃生产基地及花卉园艺产品生产。
花卉产业是全球发展最快、最稳定的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前景广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更注重生活品质的年轻人开始关注花卉的观赏和情感价值。雍溪从2003年开始引进花卉种植,经过20余年的持续发展,已发展成为全镇最大的优势主导产业。特别是在第一时间抢抓重庆和成都花卉园艺、花卉苗木产业转移的机遇,主动对接成功。现有天华百卉园、天子花卉、蔓町园艺等45个业主落户,规模上万亩(核心区3000亩),建有连栋大棚温室2000余亩,成为重庆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常年栽培仙客来、虞美人等草本、木本花卉1000余种,年产花卉苗木1.5亿盆,总产值超3亿元,实实在在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百姓增收致富,常年吸纳2000余名当地老人、妇女等弱劳动力就业。各村社集体以土地、资金、项目等方式入股,有效壮大了集体经济。
雍溪的花卉园艺主要有四大类:市政草花类,每年可生产3—4季,主要品种500余个,总面积约3000亩;家庭盆花及观赏绿植类,每年可生产1—2季,主要品种300余个,总面积约2200亩;园林灌木乔木类,主要品种100余个,需多年培育,总面积约500亩;油用和食用类,主要是金丝皇菊、红花油茶,总面积约2300亩。根据不同种类的生长规律,选择露天栽培、普通钢架大棚栽培、连栋钢架大棚栽培、智能温控钢架大棚栽培等模式中最适合者。
2020年,雍溪花卉园艺产业开始快速发展,一口气引进18个业主,总投资3亿元,其中天华百卉园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花卉生产基地,规划用地2000亩,已建成投用1200亩,有新优花卉品种300余种,其中100余种为重庆乃至西南地区唯一的母本,年产盆花达500万盆。除了从事花卉生产种植以外,还深化校企科研合作,设立西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致力于科技创新和新品种研发;2021年9月,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的相关学院联合成立重庆观赏园艺研究院,瞄准观赏园艺产业前沿与发展规划、宿根花卉及观赏草种质资源库建设、观赏园艺新产品培育与技术创新、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与人才培养,打造西南地区唯一的宿根花卉与观赏草种质资源库。2022年,雍溪成功举办了川渝首届新优宿根花卉展示会。
雍溪积极以“花卉”为突破口,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天华百卉园也是重庆第一个以花卉生产全智能化管理,集花园中心、物流园、高端盆花生产、销售,新优品种引种、研发、选育和花境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基地。在生产区外还建有花园中心、魔纹花园、新品展示园、篱笆小筑、童梦园、花境园、乡村花园、派对花园等主题花园,目前正与文旅企业合作,打造以“花间集”为主题的中国第一个沉浸式田园花境美好生活趣场,重庆第一个颇具生态美学及文艺范儿的自然度假花园,打造中国西部花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构建集“吃、住、行、游、娱、购、学”于一体的乡村文旅全产业生态。
再如蔓町园艺,专业生产孔雀草、万寿菊、三色堇、一串红、彩叶草、矮牵牛等一二年生草本花卉,鼠尾草、马樱丹、佩兰、蓝雪花、百子莲、绣球、毛地黄等多年生花灌木,熊猫堇、紫娇花、金叶菖蒲、佛甲草等观赏地被植物,冬青球、金姬小蜡球、亮晶女贞塔等造型修剪植物。其中,超级一串红系多年生花卉,花多且花期长,基本上全年开花,耐寒又耐热,生命力异常旺盛;五色梅花朵多且花色艳丽多彩,同一株上能开出多种不同颜色的花朵;孔雀草是花坛花的代表,生长快,生命力强,价格低廉,适应各种气候与生长环境,用于装饰城乡的每个角落。
雍溪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清晰,围绕花卉产业,通过设置网红打卡点、拍摄花卉宣传片等方式提升影响力,开发出百花宴、鲜花饼、鲜花酒等花卉美食,成功举办了巴蜀百花宴美食文化节等活动,推动花卉业向三产延伸,全力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力争五年内种植规模扩展到2万亩,建成重庆第一、西南领先、全国知名的花卉园艺基地。
秋末初冬,橙香橘黄,霜晴冻叶,正是雍溪金丝皇菊盛开的季节。金丝皇菊像皇袍般明黄,色泽明艳,起源于江西修水,与江西婺源绣球型的皇菊并称为菊花茶中的“绝代双骄”。
雍溪从2019年开始引种金丝皇菊,精细化管理,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这种好看又好喝的菊花,没有苦味,入口清香甘醇,口感十分清新,富含黄酮素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泡茶香、甜、润,具有消暑生津、清热明目、润喉祛风和解酒的功效,有扩张冠状动脉和抑制病菌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饮用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
雍溪的特色水果也颇负盛名,从爆炸西瓜到蜂糖李,从水蜜桃到有机草莓,从优质柑橘到红心蜜柚,都是季节美味,种植面积约1500亩。雍溪正优化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服务,从项目引进、落地、投产、见效等各个环节提供保姆式的“一对一”全程服务,切实解决创业者、就业者的后顾之忧;同时继续加大龙头企业创建培育力度,提升各类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争创“巴味渝珍”品牌。
川剧文化传承镇 梨园永久打卡地
川剧是我国影响力最大、受众面最广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剧之一,荟萃高腔、昆腔、灯戏、胡琴腔(皮黄)、弹戏的声腔而成,配合风趣幽默的乡土俚语,以锣鼓为主要帮腔乐器,独特的脸谱和变脸、艳丽的服饰和水袖、惊险的喷火技巧,既热闹精彩,又有喜剧性氛围。近几十年来,川剧在保持剧种特色的基础上,借鉴了京剧的现代元素,注重艺术表现与主题内容的有机融合,场景上讲求虚拟性,表演过程和节奏更加程式化,注重刻画人物表情、动作等细节,又体现了现代京剧的一些特征,深得西南地区特别是川渝地区观众的喜爱。
雍溪古戏楼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距今已有180余年历史,由建筑大师“样式雷”第五代传人雷景修主持修建。“一家样式雷,半部建筑史”,曾主持设计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天坛、承德避暑山庄的样式雷家族,“屈尊”为一个小镇修建戏楼,是雍溪的荣耀。古戏楼占地1亩,高9.5米,坐西朝东,飞檐翘角,是木质穿斗式建筑。作为雍溪古镇的标志,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古代戏楼建筑的杰出代表,承载着雍溪的荣光与辉煌。
雍溪的川剧文化传承历史悠久,雍溪人热爱川剧达到当今“追星族”的程度,数百年来爱戏成风,代代相传。有句戏言叫“雍溪场人生得犟,栽秧打谷把戏唱”,足以印证雍溪人对川剧的喜爱之深,古戏楼完好保存至今便是重要物证。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建筑,让过往雍溪的文人贤达、商贾挑夫都知晓“雍溪里有戏”。一部以雍溪川剧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入戏》现已上线。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雍溪人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更加迫切,近些年,他们对川剧的酷爱几乎达到火爆的程度,以弘扬川剧文化为己任,连续举办了三届被誉为川渝两地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效果最好、影响最广的川剧文化艺术节和川剧盛会,再度掀起川剧传承和发展的新高潮。
重庆大足首届川剧文化艺术节于2019年11月举行,多位大咖助阵,通过四大线上互动活动、九大线下体验活动等,吸引游客8万余人次共享这场川剧盛宴,微信、抖音视频点击率超过500万人次。
2020年10月举办的重庆大足第二届川剧文化艺术节更上层楼,两天举办13场川剧展演,接待游客近9万人;在其间举行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中川剧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高端论坛上,川渝20多个市、区、县的文旅委、文联和11名梅花奖获得者共同签署中国川剧艺术家联盟、“川剧艺术家”战略合作协议;发起设立川剧最高奖“金海棠”奖倡议,打响了大足川剧文化品牌,让川剧事业进一步走向标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轨道,全网累计曝光量达1500万次。
2023年12月举办的重庆大足第三届川剧旅游文化艺术节暨首届“双城”梅花盛典,高质量,高标准,影响空前,再创辉煌。14位戏曲梅花奖得主齐聚雍溪,近10万游客打卡古镇,全球浏览量高达1.51亿次,切实推动川剧考级标准的制定,拓新了传承川剧途径,让川剧文化品牌熠熠生辉。
现在,每逢节假日都会邀请川剧演员登古戏楼表演,台上流光溢彩,台下高朋满座、观众塞道,创作的川剧《传承》获重庆市第六届社区艺术节家庭才艺秀一等奖;其他戏曲表演常态化。雍溪实验学校与知名教授肖德美合作,创办川剧文化传习基地,开设小、初两个川剧特色班,每周讲授川剧课程,手把手、面对面传艺;川剧进校园成效初显,学生王俊龙考入四川乐山市川剧研究院。
接下来,雍溪将深挖、整合戏曲文化资源,勠力打造中国最具特色的戏曲文化传承地、川渝最具影响力的川剧古镇,高质量、高规格办好重庆大足第四届川剧旅游文化节,持续推进川剧文化艺术传承交流,推进成渝“双圈”文化共享建设,力争成为西南乃至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川剧文化传承地。
雍溪持续打响“雍溪里”文化旅游品牌,将推出穿戏服、看川剧、喝盖碗茶、摔酒碗等系列活动,开发“雍溪里·有礼”系列文创产品,努力打造“游千年古镇、赏花卉美景、享低空飞行”的精品旅游路线,让“雍溪里”成为游客来大足的必游之地、必到之处。
川剧文化、花卉产业是雍溪最响亮的名片,“川剧古镇、花乡雍溪”实至名归。步入雍溪,让游客情不自禁地产生怀古幽情,生发出探寻隐藏在这里的明清历史、老建筑、老茶馆、老酒厂和榨油古法,特别是川剧漫长的沧桑变迁历程。
走进雍溪,给人最深的感受就是“曲音绕梁有川剧,百里飘香乃花乡”。
雍溪,在打造古镇和扩大川剧影响方面并未停下脚步,更不会“躺平”,先是实施古镇民居整治提升工程,修缮清代石桥、整治临河风貌、搭建网红浮桥,打造以“休闲、垂钓、漫步”为主题的沿河栈道,形成多维度空间景观。然后建设川剧博物馆,肯定会吸引更多川剧爱好者、“票友”慕名而来。
雍溪在提升扮美古镇容貌方面也值得一说。紧密结合旧房整治提升工程,弘扬乡土文化,在乡村主要道路旁的农户院墙上,精心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中华美德、孝廉文化、农耕文化等内容的农村“文化墙”,丰富和提升美丽乡村内涵,多形式、形象化地向居民和游客传递向上向善、求真求美的正能量。
花卉粮食不争地切实化解“非粮化”
雍溪花卉产业凭借广阔市场前景、良好经济效益,已发展成为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有效带动了全镇居民增收致富。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国家战略,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如何才能既支持花卉产业发展,又有效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偏差呢?
在具体实践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让花卉产业发展遭遇瓶颈。随着土地用途受到严格的政策性限制,导致花卉行业恐慌情绪蔓延,众多生产经营者徘徊观望、举棋不定,进退两难,对行业前景缺乏信心;大量新业主落地受限,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二是不合规利用土地的产业退出阻力较大。多年前进驻的园艺草皮种植等,现已被明令禁止,要求必须退出并进行复耕、复种,因业主前期投入较大和群众对政策的理解不到位,虽在强力推动下完成整改,但也产生了不少矛盾。三是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下降,土地撂荒现象日益突出。粮油作物的经济效益不高,种植利润远不及收取花卉业流转土地的租金;加之雍溪人有外出谋生的传统,目前3.2万户籍人口就有1.95万人外出经商、务工等,劳动力严重缺乏使得未流转的土地出现部分撂荒,如果花卉企业再退出,将导致撂荒更加普遍、严重,引发局部性经济衰退、萧条,激化社会矛盾。
针对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与种植制度模式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雍溪镇党委、政府砍出“三板斧”,采取积极有效的两项预见性措施、一项补救性措施。
一是严格保护现有耕地的耕作层。统一要求花卉企业入驻时整理土地只能进行原地平整,在覆盖地膜的基础上进行容器栽种,种植所需营养土只能另外购进,不得使用现有耕作层的泥土,从而最大限度保护土地耕作层。且因地块耕作层已覆盖地膜,可防止杂草生长和土地养分流失,使土地很好地休养生息。
二是大力推广轮种、间种模式,保障农作物种植。花卉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规模化效应,要扩大规模必然流转耕地。充分利用耕地发展花卉产业的地块,根据不同花卉品类的特点,大力推广轮种、间种模式,在支持花卉产业的同时保障粮食生产。如市政草花类生长周期短,每年可生产3~4季,动员业主压缩1~2季花卉种植,利用间歇期轮种一季玉米、大豆或油菜等粮油作物;盆花或灌木球等品类生长周期较长的品类,动员业主减小种植密度,采取间种的方式种植粮油作物;对木本类多年生品类,限定种植株数,采用套种的方式种植一年生类中药材等作物。
三是积极探索用好用活土地利用政策。花卉产业是设施型产业,需要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对管理、科研类的固定建筑,充分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实施建设;对生产、展示类的设施建设,在严格控制地面硬化、不破坏土地耕作层的前提下,按照农转用地和设施农业用地的政策审批建设。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园地性质土地,用发展花卉产业较早、现有一部分存量园地性质的土地发展花卉产业,花卉企业入驻时优先选择此类地块。
通过以上措施,切实化解了花卉种植业发展中土地流转“非农化”的主要问题,不过,加快推进雍溪花卉园艺产业园的申报,将其纳入大足区农业产业园范围,才是解决用地“瓶颈”之关键,以促进花卉业健康发展,进而推进重庆市级花卉园艺产业园的创建,致力打造全市花卉科研新高地。
对农产品的销售,雍溪着力畅通网上渠道,如利用“花小妹”等网络直播团队,定期开展特色产品直播带货,推动产业线下线上融合发展;同时建设智慧农业物流,立足产业实际和交通优势,依托天华百卉园布局建设花卉物流体系,发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作用,推动花卉产业由单一化向全链条转变,建设花卉电商物流一体化综合交易平台,打造以产学研融合为基础,以花卉产业信息化创新为形式,以产业化为方向的跨界融合发展示范样板。
现代工业新兴镇 工商哺农新时尚
雍溪东南面兄弟镇古龙,拥有亚洲第一大锶矿床,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锶都”,境内的足锶矿业负责锶矿的开采、洗选和销售。雍溪境内的红蝶锶业则是足锶矿业的下游企业、大足区锶盐产业的龙头企业。锶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大足锶矿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话语权,红蝶锶业是大足锶盐产业至关重要的加工、生产、销售企业。
红蝶锶业成立于1997年,是国有控股的合资企业,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2.42亿元、缴纳税金4556万元,占全镇税收的比重超过80%。原材料为天青石(锶),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碳酸锶、高纯碳酸锶、硝酸锶、氯化锶等,应用于锶铁氧体磁性材料、高档陶瓷、光学玻璃、液晶玻璃基板、电子元件制造等方面,是十分重要的金属材料。红蝶锶业是目前全球产能最大、品种最全、质量最优的细分行业龙头,目标是发展成全世界最具竞争实力、竞争优势显著的锶系列材料研发、制造企业,前景光明!
“鑫卓新型建材”是雍溪的又一个重点项目,主要研发、生产新型建筑墙体材料。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水平的全自动化生产线,生产自主创新研发的装配式烧结空心墙板,可根据需求定制规格,采用机械自跨式一步安装到位,是非常便捷的新型建材,具有目前在用墙体材料无法代替的优越性,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既大大节约重体力的人力成本,又能有效保护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属于朝阳产业。
开篇所说雍溪的“浪漫”,想必读者在多彩花都、川剧古镇中已有深切体会;而“热情”的内涵很丰富,当地老百姓的热情好客自不待言,更硬核的是雍溪人对家乡发展的解囊相助,无私慷慨……
如果说属地企业对雍溪的税收、就业等贡献是发展的红利,那么雍溪籍成功人士一诺千金,素来乐于倾情奉献真金白银,反哺家乡建设,则是对家乡深沉的爱恋!
用个段子句式描述:乡村在有钱人眼中是净土,在缺钱人眼中净是土;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荒凉,作家笔下的诗和远方,背井离乡求生存者做梦都想回到的地方;在赤子眼中,是童年的气息和味道,是乡愁、乡情和爹娘!
雍溪人吃苦耐劳、头脑活络,经商办企业成功的人士众多,有回报故园、反哺家乡的情怀和传统,在建设基础设施、贡献税收、服务民生等方面,积极为家乡作出的贡献可圈可点。雍溪以商会为纽带,进一步凝聚乡贤力量,推动反哺桑梓,引导回乡创业发展特色产业。近年来,他们捐赠给家乡的资金超过3000余万元!这是工商反哺农业农村的又一个突出的成功范例。雍溪,无愧为是温馨、高尚的桑梓文化的高地,也是一方多情而又神奇的土地!
其中,62岁的罗富朝爱心捐资988.8万元,把大爱撒向了民生、教育、公益和文化等诸多领域:修建玉峡村健身广场320万元,新修雍溪实验教学楼350万元,川剧文化传承基金10万元,维修古戏楼30万元……
罗富朝和他担任董事长的富平公司的事迹,已成为一个励志传奇。1980年1月,刚满18岁的小罗怀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前往云南红河州个旧市,开启艰难的创业之履,靠吃苦耐劳、顽强打拼和诚实守信,历经30年,从小包工头成长为大老板,开始不停步地走在“大爱无疆助贫弱,无私奉献展爱心”公益路上,截至2022年3月,富平公司在12年间捐资额超1800万元,捐赠物资折合金额逾300万元,平均每年175万元;回馈家乡雍溪的资金,约占捐赠总额一半。
无独有偶,60岁的共产党员李明忠累计捐资920.5万元:修建均发大桥550万元,维修团结村吊桥160万元,修建团谊路1.1公里78万元;川剧文化传承基金20万元,维修古戏楼70万元……2022年为支援河南抗洪救灾,捐资5万元。据不完全统计,雍溪5名爱心人士捐资22万元支援河南抗洪救灾,虽不算巨资,但足以代表雍溪人民的仁爱之心,如涓涓细流汇聚起重庆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滚滚浪潮。
李明忠与罗富朝的事迹相似,皆在重庆市外发展而回馈桑梓。不同的是,李明忠的企业注册在大足、贵州贵安两地,31岁开始向全国“出击”,承建的工程项目遍及黔、粤、滇、苏、鄂等省。他捐资修建的横跨淮远河的均发大桥于2020年建成后,从根本上解决了3个村社5000余名群众的出行困难问题;为修缮古戏楼,他带头捐资,牵头成立机构,并负责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建设等。
距今近200年的雍溪古戏楼为何如此坚固、大气?川剧文化又为何能薪火相传、越燃越旺?撇开其他因素,财力是重要支撑,在区、镇财政不宽裕的情况下,雍溪的这些成功人士就是文明星火的传递者。据不完全统计,他们捐赠200多万元修缮古戏楼,捐赠70万元充实川剧文化传承基金……
商海无情也无常,个中人的经历、际遇、结果千差万别,当然也与年龄、即时环境有关,雍溪众多回馈家乡的赤子们不可能人人都能取得罗、李这两位企业家那样的成功,只是这两位慈善家为大家树立了榜样!我们不能以捐赠多寡为评价标尺。的确,捐赠力量因人而异,从一万到数万,到十几万到几十万,从百来万到几百万,他们都具有无疆大爱、高风亮节的精神内核,他们的宽广胸怀和奉献精神,同样高尚!让我们在心中、让雍溪的历史记住这些平凡之中见伟大的名字吧:罗富千、雷文刚、王耕耘、欧华强、刘千国、彭文兵、李良安、刘德情、杨家洪、肖福兴、彭涛、雷开全、何泽强……衷心祝福他们:好人一生平安!
好山好水好人出美食。小吃雍溪王氏豌豆饼颇具乡土特色,是雍溪老百姓逢年过节喜爱的零食,起源于清光绪年间,选择优质的豌豆和米浆混合炸制而成,色泽金黄,酥脆筋道,回味悠长。
神仙粑是雍溪的传统名小吃,精选本地的大米磨浆、过滤,用铁锅煎制而成,出锅撒上香葱,黄白晶莹,香糯诱人,入口即化。
雍溪口水兔更是声名远播,获奖无数,成为雍溪口耳相传的标志性美食。其特点是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高,脂肪含量低,绿色健康,在大足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加盟店已开到云南,广受八方食客喜爱。
梨园春色吟无尽,繁花似锦雍溪里。如今的雍溪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以精雕细琢之工刻画田园之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匠心独运,从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体验感入手,以基础设施升级添活力,以精细管理增颜值,以鲜花装扮提气质,以川剧文化富韵致,倾力打造全季节、全天候、全方位的全域旅游休闲地,全力推动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明天的雍溪会更加美丽、浪漫和富足。
(布谷夫:本名刘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