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理论总第458期 >2024-04-19编印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塑强新质生产力
刊发日期:2024-04-19 阅读次数: 作者:□罗振宇  语音阅读:
  

□罗振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其科学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精神支撑。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科技工作者重任在肩、使命光荣,要继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为塑强新质生产力,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激发塑强新质生产力的使命担当。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鲜明底色。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深厚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工作者第一位的要求。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崇高境界。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正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技工作者响应时代呼唤和国家号召,前赴后继、潜心奋斗的结果。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重庆也正在加快构建“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面向前沿领域及早布局,提前谋划变革性技术,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意识,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为己任,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重庆发展大局中。要以“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态度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静心笃志、心无旁骛、力戒浮躁,甘坐“冷板凳”,肯下“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着力攻克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基础前沿课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塑强新质生产力的伟大事业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荣业绩。
  以创新、求实的科学态度催生塑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能。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核心要义。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勇于创新、不断创新,是科技工作者实干报国、奋斗圆梦的根本途径。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本质要求。求真务实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毕其一生的矢志追求,务实严谨的学风是科研取得成果的前提。当前,重庆聚力打造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科创高地,提速提档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已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果。但在脑科学、量子科学、合成生物学等重点前沿科技领域仍面临“卡脖子”难题,这不仅关乎科技的自立自强,更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着重大影响。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瞄准科技最前沿,紧紧抓住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攻关高精尖技术,在独创独有上下苦功夫,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为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事业,坚持解放思想、独立思辨,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理性质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产出更多高水平原创科技成果,并推动其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以协同、育人的薪火传承筑牢塑强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根基。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特征。科学研究越来越鲜明地体现出综合、系统、集成的特征,尤其是重大科研成果的发明应用,都是多领域、多学科、多部门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相互支撑的结果。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是科技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科学事业是接力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只有薪火相传才能拾级而上、登高望远。现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进行集智攻关、团结协作已是大科学时代的大势所趋。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强化跨界融合思维,倡导团队精神,加强跨学科、跨部门、全方位、高强度的协同创新,立足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形成合力,全力攻坚,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要甘为人梯、言传身教、慧眼识才,不断发现、培养、举荐人才,支持鼓励年轻人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担大任、成大才。要大力破除论资排辈、圈子文化,打破各种利益纽带和裙带关系,把发现、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责任,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让科技创新事业后继有人,筑牢塑强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