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记者张皓
根据《重庆市防汛抗旱条例》有关规定,按照4月11日市防指2024年第一次会议要求,基于气象、水文趋势分析研判和实际工作需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重庆于4月15日零时起进入汛期。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提出,各区县防指、市防指各成员单位要迅速进入“战汛”状态,紧扣“强三基、防极端”要求,毫不松懈抓实抓好“精准监测、预警叫应、避险转移”等关键环节工作,坚决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确保全市平安度汛。
具体工作如下:
夯实基础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清今年自然灾害复杂严峻形势,清醒认识当前重庆防汛救灾的致灾风险面、防御薄弱点,全面开展排查,或加快整改治理、除险固安,或落实监测预警、转移避险,切实夯实“防”的基础工作,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强化基层力量。要强化人防,持续巩固基层防灾减灾工作力量,充分发挥“1+4+1”基层治理机制效能,加强灾害应急处置力量的统筹整合,提升基层早处、快处能力。要加快数字赋能,发挥好区县、镇街治理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信息中枢、统筹调度的作用,提升应急统筹、指挥调度效能。要加强群防群治,坚持“人防+技防”两条腿走路,在信息化手段基础上,务必落实好应急广播、鸣锣敲门、“一对一”帮扶等行之有效的群测群防措施,切实强化“防灾减灾”的基层力量,增强基层减灾实效。
提升基本能力。气象、水文及相关防治主责部门要加快推进“软件”建设,将加密新建监测设施设备,转化为预报预警能力,确保“测得准”。各区县行业部门和乡镇街道要在加快完善“一行业一措施、一乡镇一方案”预警叫应指令,更新各级各类应急责任人,确保“叫得应”。要紧扣临灾“预警叫应、转移避险”等关键环节,严格规范应急响应机制,针对基层一线责任人,按照“务实管用、简单易行”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应急预案,简化响应流程,明确避难场所、转移路线,一旦临灾快速反应、有序避险,确保“跑得快”。
着力极端防范。增强对本行业、本区域及周边关联风险的敏感度,严防松懈麻痹,时刻做好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的准备。监测预警方面,气象、水文要进一步完善前端感知布局,更加精准精细开展有关工作。大江大河方面,要按照应对2020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的标准来防汛备汛,水利部门要强化上下游水库群联防联控联调,留足防洪库容。小流域山洪地灾方面,水利、规资、气象等部门要积极推动研判模型研发建设,健全完善多跨协同的工作体系。城市内涝方面,要关注下穿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轨道交通、在建工程的风险防范应对。三峡库区危岩地灾方面,交通、海事、应急等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职责制定专项应对方案,要针对危岩地灾影响危化品船舶运输安全建立联防联控应急预案。气象灾害方面,要警惕仓库、厂房和建筑工棚等遭遇极端雷雨大风。次生灾害方面,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要加强对汛期在建工程尤其是涉水涉洪工程风险排查整治,逐项目落实度汛方案和应急预案;交通、海事、应急等部门要关注打流船舶对桥梁安全造成影响;城市管理、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要加强对弃土弃渣场的管控,严防暴雨引发次生灾害。
强化救灾准备。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进入汛期临战状态,严格值班备勤。提前预置基层救援力量,要加强日常巡查排查和早期处置。要提前预置救灾物资,做好救灾准备,及时统灾报灾,有力有序做好救助安置工作,确保受灾群众“五有”,确保灾区社会稳定。
严格应急值守。各区县防指、市防指各成员单位要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领导值班值守及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工作制度。要严密关注各类舆情,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落实负面舆情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