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渝报讯(记者李东陈柯男文/图)历经千年,巴蜀石窟延续发展、发扬光大,如今在全国整个石窟造像群中占据了显著地位。《巴蜀石窟全集》作为首个系统收录这些艺术瑰宝的考古调查研究项目,自2023年3月启动实施以来,已对川渝两地众多石窟点进行了野外调查和信息采集。4月9日,项目组走进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的重龙山摩崖造像,开启了今年野外调查的第4站——内江站的野外调查工作。
重龙山摩崖造像位于内江市资中县重龙镇公园街,127龛1222尊石刻造像主要分布在君子泉和古北崖石壁上,造像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特色显著,对于研究晚唐至五代的四川石窟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月9日,文保人员一进驻资中县便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图像收录和文献调查工作中。与大足石刻一样,凹腹岩壁上传承千年的精美石刻造像,让工作人员赞叹不已。
“在资中,大量的唐宋时期摩崖造像,不仅仅是唐宋时期资中作为资州州治所在地经济、文化的重要外在表现,也是巴蜀文化在此时期传播与交流荟萃之地的重要载体,更是唐宋时期雕刻艺术的珍贵遗存。”大足石刻研究院正高级研究员李小强说,“我们预计将花半个月的时间,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在现场完成这里的石窟寺基础材料的收集工作。”
地处成渝之间的资中县,是一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此次内江站共选取28处石窟点,其中资中县就占了16处,在完成重龙山摩崖造像的收录工作后,项目组还将前往千佛岩、大佛沟等地。随后再进入内江市区、威远县等地的石窟点,对近万尊石刻造像进行基础信息采集。
“作为有幸参与到此项课题的一名工作成员,我衷心地期望,让《巴蜀石窟全集》的每一卷、每一页、每一图、每一字呈现出的都是这一片土地孕育的情怀,都是我们心中对巴蜀文化共同的记忆!”李小强说。
截至目前,巴蜀石窟全集项目野外调查已经完成了100余处石窟寺的拍摄工作,共计收录4000余龛。在2025年底前,《巴蜀石窟全集》野外调查工作将全部完成,随后将进入室内资料整理和编纂出版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