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448期 >2024-04-03编印

同期受孕、产仔、销售;整体效益提高20%—30%……
大足黑山羊实现“批次化生产”
刊发日期:2024-04-0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四月二日,国家大足黑山羊保种场内,大足黑山羊不仅实现了规模化养殖,还实现了“批次化生产”。

  新渝报讯(记者陈龙/文黄舒/图)羊产业的发展瓶颈就是山羊生得太少,且很难实现标准化生产。4月2日,记者从国家大足黑山羊保种场获悉,大足区与西南大学动物医学院合作,利用批次化生产管理技术,让大足黑山羊同批次受孕、同批次产仔,最后再同批次上市销售,填补了大足黑山羊不能标准化、批次化生产的空白。
  批次化生产管理技术的主要核心是使母羊群同期发情、集中输精,实现羔羊批次化生产的高效繁殖技术,能使种公羊利用率提高500%,母羊受胎率增加至90%,繁殖率提高15%。记者在国家大足黑山羊保种场的羊圈里看到,工人们将采集的种公羊精液,利用腹腔镜集中注射到已经发情的母羊体内,让同批次发情母羊同时受精。
  “几个月以后,这批母羊会同时产仔。”市草食牲畜产业技术体系渝西肉羊综合试验站站长、西南大学副教授韩燕国介绍说,该项技术受孕率高,同期产仔多、生产快,降低了种公羊的饲养成本,使种公羊的作用最大化。还能满足市场对大足黑山羊大批量上市的需求。
  他举例说,以前,一个200只左右的大足黑山羊种群,需要60只种公羊进行繁育。此项技术的推广运用,只需要保留十几只,甚至几只种公羊。且整体养殖效益还能提高20%—30%,不仅能帮助养殖户增收,还为大足黑山羊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农业种质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事关种业振兴全局。批次化生产管理技术的运用,是大足区保护黑山羊种质资源的一个缩影。从2003年发现大足黑山羊种群开始,大足区便开始了长达20年的保种行动。
  保种区、建保种场、构建三级保种繁育体系、编制大足黑山羊等级评定标准……保种选育工作成为大足黑山羊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国家大足黑山羊保种场负责人黄德利介绍说,2023年,通过保种选育,大足黑山羊种羊数量已达到7.5万只。大足黑山羊存栏19.66万只,出栏25.29万只。未来还将通过新品系培育、保种场建设等措施,使种羊数量在2025年达到10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