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建设巴渝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工作,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基础支撑。”市委书记袁家军用三个“基础”明晰了巴渝三农之础石地位。
阳春三月的渝西八区,风和秀丽,入目皆风景。围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认真落实中央、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今年以来,渝西各区紧跟全市巴渝和美乡村建设步伐,发展农文旅融合新业态,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奋力建设山地特色农业现代化,助力提亮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乡村底色。一幅村美人和共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在渝西大地徐徐展开。
潼南:春风吹暖"花经济"以花为媒产业兴
春和景明,万物竞发。当前正是油菜花繁盛之际,潼南区陈抟故里景区3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大量游客纷至沓来畅游最美花海,打卡最美春天。景区气氛热烈,人气火爆。
走进菜花节核心景区,一朵朵油菜花在春日暖阳下开得耀眼夺目,微风拂过,连绵不断的花海泛起金色波浪,与山峦、江水相映成趣,呈现出一幅美丽清新的田园诗画。游客情不自禁地踏入“画”中,停下脚步静闻花香,享受着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最大太空油菜花树、“数字菜花”、花田火锅……今年,景区“上新”众多花式新爆品、花哨新玩法,升级投用68种游乐设施,20余处田间艺术,推出3大类20余项精彩出圈的文旅活动,让游客水陆空全方位畅游花海。目前,潼南已连续17年举办油菜花节,年吸引游客1300万人次。随着菜花节越办越火,周边村民借机吃上了“旅游饭”,农家乐、特色地方小吃、农副产品、酒店住宿、菜籽油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既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
近年来,潼南区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花经济”,以油菜花、桃花、梨花等为媒,推出系列农商文旅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推进农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以农兴旅、以旅促农的良性发展模式,不断丰富农村经济业态,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潼南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潼南将以节会活动为平台,推动消费潜力释放,做靓节会赛事活动,做优文化活动,做好宣传推广,进一步深化文化旅游和“一二三”产业多层面、多领域融合发展。
永川:内外兼顾塑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3月17日,春日阳光洒在永川南大街街道黄瓜山村。放眼望去,吐露新芽的梨树,散落阡陌间的民居,纵横交错的村道,与身处其中的村民、游客,让这个位于永川黄瓜山山脉中段的中华梨村,动静间落成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黄瓜山村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通过划网格包片、积分制等模式,兼顾内和外,变化显而易见,感受真真切切。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黄瓜山村通过品种改良、技术创新、智慧化改造,黄瓜山梨实现减肥、减药、减排30%,节本增收50%。除了发展黄瓜山梨为代表的特色水果产业,村里还积极发展黄瓜山脆姜为代表的蔬菜产业,梨花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一个果、一杯茶、一块姜、一朵花”特色名片,大力发展美丽经济,探索出“天天有客,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年年有节”的乡村经营新模式,四种特色产业总产值达3.8亿元,黄瓜山村获得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超亿元村称号。
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黄瓜山村,只是永川23个镇街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更强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永川区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坚守“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要求,按照“生态+”谋划发展,积极寻求“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有效路径。如今,宜居宜业和美的“富春山居图”正从“画里”变为现实。
璧山:艺术赋能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新认证绿色食品23个,七塘镇将军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七塘镇将军村、福禄镇斑竹村入选重庆市2023年度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五星级示范村,“艺术活化村落”走进中央电视台《山水间的家》……这一个个事例,述说着璧山在乡村振兴上取得的累累硕果,更印证了璧山打造城乡融合新范例的智慧和决心。
近期,油菜花盛开的璧山区七塘镇将军村再一次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地”,不少外地游客慕名前往,感受艺术化乡村的别样魅力。“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在大城市才有的戏剧、展览,竟然也能在我们村看到,大家都很高兴。”村民龚国兰兴奋地说道,现在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就会迎来大量的客人,乡亲们都吃上了旅游饭。
同样,在璧山区福禄镇斑竹村,这里的“橘香示范园”不仅柑橘成林,更有步道、休闲亭、景观塘,当地的“福”文化以雕塑、石刻等形式融入景观,是一个集柑橘文化、休闲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主题公园。“在斑竹村,游客可采摘沃柑,可观赏村景,可体验农事,可感悟乡情,可品尝农家菜。”福禄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璧山区以强农业、富农民、美乡村为目标,围绕艺术乡建,培育并做靓“云雾花涧”品牌,以七塘、八塘作为核心区域,联动璧北璧南,着力推动莲花穴艺术院落、昆虫王国、高滩瀑布、万亩彩色梯田等一系列艺术乡建项目,串珠成链形成农文旅产业集群,形成“吃住行娱购”全链路生态,唤醒乡村新活力,绘就乡村新画卷,不仅为农村带来文化艺术气息,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合川:
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速加码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阳春三月,合川区太和镇亭子村漫山遍野的桃花竞相吐蕊,吸引川渝地区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赏桃花、逛集市、品美食,一幅村美、人和、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徐徐展开。
亭子村黄桃种植历史已有40多年,现有黄桃种植户近500户,每年吸引10余万名游客前来赏花采果游玩,年旅游收入达到600余万元。
“春日花灼灼,夏日果累累。我们村黄桃年产量可达8000余吨,产值近亿元,黄桃已经成为村里最大的支柱产业。”亭子村党支部书记姚世明说,他们村春赏花、夏摘果模式使“太和黄桃”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黄桃经济”饱了游人眼福,富了村民口袋。
在亭子村,有一座清晚期川渝传统民居式建筑,曾是红军高级将领周吉可的故居。其间丰富的展陈反映了周吉可烈士立志参加革命、组建军队、转战川陕等历史事件,全面展示周吉可烈士传奇而不朽的革命生涯。2023年10月,周吉可故居被命名为重庆市级国防教育基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感受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以“桃”为媒,以旅促商,以文化人,太和镇亭子村探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特色农业振兴美丽乡村,红色文化赓续革命精神。亭子村只是合川区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此外,该区还拥有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涞滩古镇、涪江片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暨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等一大批有特色、有亮点、有看点的村镇。接下来,合川将持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耕乡村土壤,激活乡村内生力,牢牢把握“农”的根本、深入挖掘“文”的资源、持续焕发“旅”的活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速加码。
荣昌:
构建全产业链格局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自动料线、智能环控系统、智能监控系统……近日,在坐落于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双昌”产业合作示范园内的琪金双昌智慧猪场,记者看到,在各种智能化设备的“照顾”下,通过监控系统看到,场内300头猪过上了“饮温水、睡温床、享空调”的“五星级”生活。
琪金双昌智慧猪场于去年年底投用,建有自动料线、智能环控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并安装了物联网应用及大数据服务等智能化设施设备。同时,还建有基因库,全方位守护猪场内的种猪,旨在重点保护、开发、利用川渝两地“名猪”,并带动川渝两地农民养殖,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琪金双昌智慧猪场的建设是我区推动荣昌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我区立足特色优势资源,汇聚“政产学研”四方力量,积极构建现代种业、科研创新、品牌市场和数智应用等四大体系,大力推进荣昌猪产业现代化、科技化、市场化、智能化建设,形成了荣昌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格局。数据显示,荣昌猪全产链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达到50.98亿元,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三品一标”经典案例、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和十大优异畜禽遗传资源,荣昌猪养殖系统还被评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下一步,荣昌将进一步筑牢荣昌猪品种保育体系、加强养殖基地现代设施建设、推进精深加工提升价值链、扩大荣昌猪品牌影响力、打造荣昌猪综合服务平台,力争成为全国优良地方猪种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典范,推动荣昌猪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江津:
筑牢现代化新江津建设的乡村底色
江津是农业大区,也是中国生态硒城,乡村振兴有着广阔的天地和无限的未来。2023年,江津围绕“建设农业强区”目标和“打造全国丘陵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定位,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着力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乡村产业发展增量及总量排全市第一位,筑牢了现代化新江津建设的乡村底色。
聚焦链条建设,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打造“一主两辅”富硒产业体系,成功创建市级农产品(花椒)出口示范基地4个,“重庆江津花椒栽培系统”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唯一权威SGS花椒检测认证中心落地江津。打造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发挥中国(重庆)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核心区功能,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10家达到76家,入围市级农产品加工业“双百企业”18家。
聚焦环境优化,在培育企业主体上实现新突破。新培育市级龙头企业16家、区级龙头企业31家,累计培育龙头企业190家。去年成功签约中国(重庆)中试城产业基地项目、江津富硒功能农业科创园项目、年产500吨火锅底料生产销售项目等乡村振兴项目59个,协议引资112.55亿元。
聚焦合作共建,在泸永江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推动产业互融,泸永江三地签订共建60万亩花椒产业带共建协议,合作共建“巴蜀鱼米之乡”5万亩等。加快推动市场共享,成立成渝地区食品行业协(商)会联盟,共同提升“江津花椒”“永川秀芽”等品牌影响力。
聚焦农文旅融合,在激活“美丽经济”上实现新突破。组织“金色黄庄”菜花旅游文化节、猫山采茶节等乡村旅游活动20余次,推介4条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先锋镇保坪村获评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新认证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村6个、达到28个,2023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综合收入73.96亿元,增长23.22%。
铜梁:
做好“融合”文章打造和美乡村
三月春意浓,赏花好时节。日前,铜梁区石鱼镇“巴岳仙境渔李相约”乡村旅游节举行。漫山的李花,每天吸引上万人次市民游客前去打卡赏花。再过三个月,花果山上的高品质李子、桃子进入采摘期,镇里将举办采摘节,进一步展示和美乡村好光景。
石鱼镇兴发村是铜梁区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巴渝和美乡村的缩影。作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区),铜梁区坚持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农业产业“接二连三”,不断壮大“一主两辅”、莲藕、生态养殖等现代高效特色产业,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道路。目前,安溪茶叶、双山樱桃、平滩蜜柚等一大批特色生态产业,正成为铜梁富民兴农“金钥匙”和对内对外吸引市民游客的亮丽“名片”。
今年以来,铜梁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巴渝和美乡村,擦亮铜梁乡村振兴底色。生态立村,产业强村,文旅活村。当前,铜梁区正全力以赴做好“融合”文章,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放大特色优势,深入推进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融合化发展;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提升乡村整体风貌,加快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巴渝村景。同时,扎实推动“巴岳农庄”试点扩面,推进农业领域重点改革,实施集中攻坚,开展“强镇带村”试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大足:
产业起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日,2024年第二届大足安岳春风桃李旅游文化节在大足区龙岗街道观音岩村举行,2000多亩洁白如雪的李花开满整个山湾,与翠绿的枝叶、山间的房屋交相辉映,构成一幅令人陶醉的乡村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观赏、拍照。
观音岩村原是名不见经传的穷山村,后来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以李子、桃子主导产业为基础,推出了以“老家·观音岩”为主题的农旅文商融合项目,实现了美丽嬗变。
如今,观音岩村多次举办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带动了当地老百姓就业,700多人迁回老家,开办农家乐、发展特色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写下了百姓富、生态美的生动实践。
“老家·观音岩”只是大足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以特色产业为基础,赋能乡村振兴,更多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足实践正在不断上演。截至目前,大足区休闲功能突出的生态休闲项目7个、乡村休闲文化体验项目4个,农田景观类生态休闲项目有如梦荷棠·山湾时光、“棠香人家”、荷花山庄·罗庄、天华百卉园,水上休闲类生态休闲项目有龙水湖欢乐水世界,民俗文化节庆类乡村休闲文化体验项目有雍溪川剧文化艺术节,特色农事体验类乡村休闲文化体验项目有春风桃李旅游文化节,乡土美食类乡村休闲文化体验项目有大足黑山羊节、巴蜀小龙虾旅游文化节。
据统计,2023年,大足区休闲农业吸纳全区4.5万人就近就业,其中农民3.9万人,各级培训休闲农业从业人员3.3万人,覆盖率73%。年接待游客1431万人次,同比增加19.3%,年经营收入598170万元,同比增加40.7%,休闲农业从业人员人均收入26000元。
潼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文静
渝西都市报记者 钟 梅 陈仕川璧山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曾清龙
合川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 灿 刘鑫宇荣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何文杰
江津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安迪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龙贻鑫 陈 刚大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毛 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