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记者周雨3月7日,全市“侨胞之家”建设工作推进会在荣昌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各级各类“侨胞之家”124个,近四年增幅300%,已成为基层侨联组织联系和服务广大侨界群众、推动侨联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
推进会上,荣昌区侨联和巴南区莲花街道广益街社区“侨胞之家”、北碚区北温泉街道西南大学南社区“侨胞之家”、长寿区侨联“侨胞之家”、长江师范学院“侨胞之家”、忠县香怡社区“侨胞之家”等5个2021-2022年度全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作了交流发言。
近年来,荣昌区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侨界资源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以文化之声唱响巴渝故事、以文化之魂凝聚价值共识,打造出荣昌眼镜产业“侨胞之家”,荣昌陶“侨胞之家”和荣昌夏布“侨胞之家”等3个具有独特乡愁侨韵的活动阵地。
其中,荣昌陶“侨胞之家”借助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和自身平台,推荐荣昌陶、折扇、夏布等产品在国内外展会上展出,助推非遗文化对外宣传与交流合作,接待国际友人、海外侨胞、华裔青少年500余人次体验非遗文化技艺,在扩大荣昌陶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借助“旅游+”文化交流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把阵地‘建起来’、牌子‘立起来’,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活起来、强起来’!”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孟卫红要求各“侨胞之家”建家交友、建家惠民、建家留根、建家护侨、建家兴业,不断丰富为侨服务和为大局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让“侨胞之家”真正成为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及留学人员可信赖的温暖之家、团结奋斗之家,成为侨界群众的情感地标和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