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看重庆总第425期 >2024-03-01编印

万州:大山里的“归巢燕”
刊发日期:2024-03-0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万州时报记者 程亮 周志华 尧华燕 应凤林
  瑞雪兆丰年。
  2月25日,正月十六。春光透过云霭洒在还未完全消融的春雪上,散发出迷人的光泽,涌动着勃勃生机。
  热闹,并没有随着春节落幕消逝在万州恒合土家族乡八一村,而是从桌间的团圆,变成田间的劳作。
  打田、翻土、育苗……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里,处处是人勤春早的画卷。忙碌的人群中,“归巢燕”的身影特别显眼。
  “以前这个时候,村里的不少人都忙着收拾行囊出门打工。现在不一样了,好些人都兴致勃勃留在村里发展。”村党支部副书记何中坤如是说。
  从对“走出大山”的渴望到“重返大山”的希望,从昔日打工“候鸟”到今朝返乡“筑巢”,在八一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守家乡、扎根山乡,在茫茫大山里、垄垄田野间共同奔赴致富路。

养鸡梦
  从大山里走出去,是吴代清曾经的梦想。
  “现在我的梦想变了。”站在小地名叫烟厂的地方,看着雏形初显的鸡棚,45岁的吴代清乐呵呵地说道。
  眼前,挖掘机轰鸣作响,一条弯弯曲曲的公路,从村口沿着悬崖蜿蜒而来。
  “路基已基本成形,下个月将硬化,到时车子进出就方便了,5月份就可以关鸡开养。”吴代清脸上堆满笑意,洋溢着希望。
  二十年前,吴代清同村里的很多人一样,春节一过就背起行囊,翻山越岭走出大山到各地打工。他发过传单、进过厂、干过装修工。“在城市,只要勤快,肯吃苦,比在老家挣得多。”从那以后,吴代清常年在外,老家八一村成了压在心底的乡愁。
  时光流转,时代变迁。2022年,乘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东风,八一村迎来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转眼之间,撂荒地变良田,良田变粮田,粮田生产业。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三面临崖、仿若“孤岛”的悬崖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藏在吴代清心底的乡愁,越来越浓。看着宽宽的沥青公路修到村口,听着村民讲起去年成群的游客前来观光稻田和油菜花,他有些坐不住了,并大胆作出决定:回乡搞养殖。
  决定源于心中的底气:一来,八一村森林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气候适宜,水、路等基础设施齐备,硬件条件够好;二来,村里现在有了产业、有了人气、有了知名度,加上重庆两江新区的重点帮扶,软件条件够硬。
  “发展林下生态养殖大有可为!”吴代清语气坚定。
  说话间,一辆小车驶来,车上下来两个年轻人。走在前面的是重庆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派驻八一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周可人,跟在后面的是重庆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蒋光顺。
  吴代清实现养鸡梦,离不开这两个人的助力。
  春节前,周可人了解到吴代清有留乡养鸡创业的想法后,马上联系了有意愿助力乡村振兴的重庆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为双方搭起合作平台:重庆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提供鸡棚、成套养鸡监测系统、利用自身平台销售,吴代清则负责土地、鸡苗引进以及养殖管理。
  “鸡舍安装热红外监测器,鸡脚套环,24小时监测每只鸡的体温和行走步数,一旦数据异常,就可以迅速发现、隔离病死鸡,从而减少规模养殖的病死率。”蒋光顺边说边往鸡舍走。
  “村里底子有,技术保障有,养鸡不愁不赚钱。”吴代清说,计划建6个鸡棚,养五黑鸡和蛋鸡,一年出栏4批次,肉鸡1万只,鸡蛋1.2万枚,“一年怎么也得赚个10多万元,不比外出打工少。”

粉条经
  不同的场景,同样的忙碌。
  从烟厂沿着公路盘旋而上,八一村2组的一处农房前,一排排晾晒在棚屋里的粉条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李秀莲站在晒绳间,细心地翻移着粉条。不远处的加工房里,飘来淡淡的腊肉香。
  “种红薯、加工粉条、养猪、做腊肉……”说起今年的打算,李秀莲如数家珍。
  种了一辈子地,李秀莲从来没有想过,还能种出产业来。
  前几年,她和丈夫黄国建在家里做粉条,规模不大。得益于驻村工作队帮忙代销,也算进行得顺利。但种红薯、挖红薯、打粉、制粉条,都是力气活,老两口干起来还是有些吃力。在城里工作的子女不忍心,好说歹说才把他们带进城生活。可老两口始终牵挂着家里,没住多长时间就要回村里捣鼓自己的粉条生意。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在家门口,小田变大田,耕种、收割都能机械化,种地也变得省力了,这让两人又觅到商机。今年过完年,夫妻俩不由分说,毅然决定留在村里,要把粉条产业做大盘强。
  眼下,李秀莲和丈夫流转土地400亩扩大种植规模,准备今年种红薯、洋芋、玉米,还买了打粉机制作红薯粉、土豆粉等。
  “家门口的水泥路直通石桶寨景区,距离也不过3公里左右,来来往往的游客看到我家的粉条和腊肉,都忍不住停车购买,前些年做得不多,很多回头客再来买时还没货了。”李秀莲麻溜地收拾着家里,语气里满是对今年收成的信心,“粉条让机械去做,效率更高,人也轻松多了,薯藤和粉渣都是上好的饲料,再多买几头猪仔养,到时候多做点高山腊肉,把加工房都挂满。”
  一旁的黄国建也接过话茬:“今年八一村又新建了上千亩高标准农田,覆盖了全村,不光要通过种粮发展好产业,还要发展乡村旅游,到时游客多了,村里的农家乐、民宿也开起来了,那需要粉条和腊肉的就会更多了。”
  “你还别说,我们也开个农家乐,自产的粉条、腊肉,都是招待游客的农家好菜呀!”李秀莲笑了起来。

农家乐
  常年奔走在农村坝坝席上的涂兴蓉今年也不准备外出,而是留在家里开农家乐。
  作为名声在外的乡村大厨,前些年的涂兴蓉带着她的农村坝坝席一条龙服务队东奔西跑,在家的时间确实不多。
  改变的背后,也是因为改变。
  从七弯八拐的悬崖路驶入八一村,映入眼帘的就是错落有致的梯田、极具土家风情的小楼民房、优美干净设施齐全的院落。这里,就是涂兴蓉家所在的岩上户院落。
  2021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院落。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稻田+”田园休闲体验主题游,让岩上户院落借着千亩稻田的底气和浓厚的土家风情特色,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院落,实现从里到外的改头换面。
  美丽院落,不仅是许多人的乡愁,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
  走进涂兴蓉的家,两楼一底的民房里,装修火热。
  “二楼和三楼6间房重新装修,用来接待住宿的客人,底楼大厅添了餐桌,用来接待餐饮的客人……”涂兴蓉带着记者从一楼爬上三楼,兴奋地展示着装修中的房子和开农家乐的计划。
  在涂兴蓉看来,院落周边连片的高标准农田水稻油菜轮番种,稻田和菜花风光持续半年多,整个院落乡土风情味十足,不愁没看头。自己还流转30亩高标准农田,跟着合作社干,以有机种植技术种好粮、种好菜,用优质农家菜招待客人,一定能吸引不少游客来。
  说着计划,涂兴蓉挽起袖子、扛起锄头,带着记者朝地里走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也加快点,争取今天把这点活干完。”正忙着打地育苗的丈夫向承忠边跟记者打招呼边说,他们准备在地里种上土豆、玉米、水稻,既能观景,又能食用。“家里装修得差不多了,吊顶和卫生间一搞完,就开门迎客,这些粮和菜,也该收成了。”
  这时,村党支部副书记何中坤和村民蒲耀庭的声音从不远处的田坎上传来。
  “这几年村里变化大,修房的多,今年不出门了,就在村里干。”
  “是啊,有手艺在身,不怕挣不到钱,现在家里机会多,留在村里还能顾着家里。”
  “地都整成了高标准农田,我也想流转个50亩,跟着合作社种粮食。”
  “你的想法我们村里大力支持,有啥困难,尽管说。”
  ……
  清风拂过山岗、掠过田野间,响彻着逐梦致富的强音,激荡着“归巢燕”们的奋斗激情。
  傍晚时分,大山渐渐隐去身躯,山间亮起点点灯火,吴代清、李秀莲、涂兴蓉们收工、回家,为新的一天积蓄力量。那种在田间地头的庄稼,正破土而出、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