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记者苏畅
过去,谈及乡村工匠,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泥匠、瓦匠、木工、电工等传统职业,他们奔波在乡间,用一技之长谋求生计。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工匠被赋予了更多使命——一技傍身,不再仅仅只为养家糊口,还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责任。
在第一批巴渝乡村工匠创建培育名单中,有非遗工艺的传承人,有烹饪美食的大厨,还有田间地头的“土秀才”。
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业的高度专业化。巴渝乡村工匠的创建培育,专业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如今,乡村工匠的内涵正不断丰富,电商主播、农业经理人、无人机飞手等“新农人”,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鲜血液,他们有望成为新一批巴渝乡村工匠人选。
比如,鲁应葱是奉节本土的农村“网红主播”,从2020年到现在,每年农产品直播带货的销售额都超过了1200万元;在沙坪坝区中梁镇庆丰山村,农业经理人张金鑫把一片荒废的果园规划打造成家庭农场,开业后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0万余人次;梁平区荫平镇光华村机手李世飞,凭借无人机等农机的操作技术,每年为5万亩农田提供社会化服务……
期待越来越多的乡村“鲁班”能站上“C位”,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