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记者苏畅
2月18日,记者从市乡村振兴局获悉,“十四五”期间,重庆将围绕特色餐饮、传统食品、刺绣印染、雕刻彩绘、传统建筑等领域,创建培育1000名巴渝乡村工匠,100名巴渝乡村工匠名师、30名巴渝乡村工匠大师。
“创建培育范围主要为从事乡村工艺、传统工艺、乡村手工业以及能够扎根农村、传承应用传统技艺发展乡村产业,并带动农民就业创业的技能人才。”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持证上岗”。
其中,巴渝乡村工匠需持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从事传统技艺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巴渝乡村工匠名师需取得中级技师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专业技术中级职称,或被授予县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巴渝乡村工匠大师需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专业技术高级职称,或被授予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为支持巴渝工匠的创建培育,我市出台了一揽子配套政策。
首先,对参加教育培训的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高校毕业生等人群,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按规定给予创建培育支持。
其次,对巴渝乡村工匠和巴渝乡村工匠名师、大师领办的传统工艺特色产业发展项目,通过评审后将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
此外,对认定为“巴蜀工匠”乡村驿站和巴渝乡村工匠领办创办的巴渝乡村工匠工作站、名师工作室、大师传习所等,将统筹使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定点帮扶资金等现有资金政策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