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405期 >2024-01-30编印

你去理财 财为啥不“理你”
刊发日期:2024-01-30 阅读次数: 作者:□罗义华  语音阅读:
  

□罗义华
  时光进入到2024年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指数呈“跌跌不休”状态。1月24日,上证已经跌到2700多点大关,破了2900点、2800点,这是近年来不多见的。1月29日15时,上证指数收盘下跌26.86点,跌幅为0.92%,报收2883.3点,算暂时守住了2800点关口。
  上亿的股民、基民,都想通过股票、基金等方式,获得一些“财产性收入”。但提醒很明确:“理财有风险,入市要谨慎”,盈利的,盆满钵满;亏损的,血本无归,愿“赌”服输。
  通过股市、基金等载体,获得财产性收入是一个重要的渠道。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关于财产性收入的论述,一以贯之,党中央高度重视。
  财产性收入通常指的是个人或家庭通过拥有的各种形式的财产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收入,比如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还有财产运营所获得的收入,比如来自股票、基金等投资产品的分红。财产性收入还包括房地产增值,购买各种理财产品(如国债、保险、信托等)所获得的回报。
  财产性收入在计划经济时代就已经产生,比如租金,只是范围很小,数量不大,但较为稳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产性收入灿若繁花,最火的是股票、基金,上亿股民、基民都想通过炒股票、买基金,赚一点财产性收入。
  炒股路上的阴晴圆缺、酸甜苦辣,绝大多数股民都深有体会。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了振兴经济的最强音,是重大利好。可为什么上证指数“跌跌不休”,有关专家指出,股市说到底最盼大量现金涌入,如果没有,就会失望;股市下跌,反映了当下市场信心不足的程度。
  最重要的还是要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贯彻落实下去。“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一些地方和机构可能把落实会议精神变成了集体读文件,然后轮流发言表决心,然后原来怎样还是怎样,一到解决具体问题,又谨小慎微起来,“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如果大多数股民、基民没有从股票、基金里获得收益,那么消费等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就疲软不力,就不能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即使广大市民积极主动去理财,去寻求财产性收入,财也不会“理你”,甚至还会惊出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