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看重庆总第402期 >2024-01-25编印

万州:“冬闲田”变“增收田”
刊发日期:2024-01-2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万州时报记者应凤林
  深冬时节,走进万州恒合土家族乡八一村高标准农田,一排排整齐的油菜绿油油一片,让农田焕发出勃勃生机。村民刘学珍感叹:“以前荒着的田如今流转出去,夏天种水稻、冬天种油菜,一年两季收,让我们在家门口也能挣钱啦。”
  曾经的“冬闲田”变成如今的“增收田”,得益于万州区供销合作社在八一村改造的高标准农田。万州区供销社以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为己任,所属的宜稼欣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建设+运营”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全程托管村民土地,村民只需以土地入股和务工就可获得收益。
  改造后的农田,层层梯田规模连片,错落有致,美观规整,山水林田和农家院落相得益彰。
  提升的不只是景观,更重要的是效益。通过实施“稻油”轮种,土地的利用率、产出率提升明显。“经过标准化改造后的农田,我们采用‘稻油’轮种模式,充分利用耕地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水稻平均亩产能达到500公斤左右。10月份水稻收割后种植油菜,亩产油菜籽能达到150公斤,每亩纯收益从150元提高到400元左右,去年我们供销系统实施‘稻油’轮种4000多亩,产值达到1100多万元。”万州区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张茂孝介绍。
  这是万州区供销合作社以学促干,推进主责主业助力乡村振兴,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的一个缩影。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万州区供销合作社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和实际行动,聚焦农资保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探索赋能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新载体、新方法,努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万州区供销系统充分发挥在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中的作用,在全区范围内探索“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三社”融合发展走深走实,共享种粮规模效应。
  一方面积极参与全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运营,去年11月启动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到今年3月左右,在恒合、普子、白土片区完成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白土镇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建设,启动后期托管运营工作,为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万州区供销合作社依托遍布全区的500多个农资连锁经营网点,对农资商品实行“统一配送、连锁经营”,确保农资质优、量足、价稳,发挥了农资保供“主力军”作用。去年,全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8万亩次,基层社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