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400期 >2024-01-23编印

大足“点石成金”为何成了市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词
刊发日期:2024-01-23 阅读次数: 作者:□罗义华  语音阅读:
  

□罗义华
  1月21日上午,市长胡衡华在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式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交通互联互通,推进产业协同等。其中,提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同推动的“宽洪大量”“点石成金”等文旅品牌组合。
  点石成金,指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和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品牌组合。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城西苏坡乡金沙村,分布范围约5平方公里,是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国的都邑。金沙遗址再现了古代蜀国的辉煌,对蜀文化起源、发展、衰亡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与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墓葬共同构建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四个阶段,共同证明了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心。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6月16日,大足石刻研究院和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签订了《学术文化交流备忘录》,意味着巴蜀两大文化遗产正式牵手,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科研交流、展览交流、文物保护、宣传推广、社会教育、公众服务、文创开发、智慧博物馆项目等多领域开启合作。
  在重庆日报等媒体对市政府工作报告梳理的15个“新名词”及其含义的解释中,大足的“点石成金”赫然在列,引起有关媒体和参加重庆两会的代表委员关注,并纷纷讨论。
  重庆市政协委员、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米德昉说,作为石窟文化的管理、保护、研究单位,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和四川省多个单位开展了较为密切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文物展览、纪录片制作、学术论坛举办、石窟文化课题研究等方面。接下来,大足将进一步加强与四川各方的合作,把巴蜀石窟的保护利用纳入同一体系。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建设中,打开以石窟文化为主线的研学之路。大足石刻研究院将作为主力,加快推进大型图书《巴蜀石窟全集》的编撰与出版。
  巴蜀文化,从岷山深处走来,穿越成都平原,跨过巴山叠嶂,汇入中华文明的浩瀚汪洋。川渝自古是一家,“我的金沙遗址,你的大足石刻”,共同构成底蕴丰富的巴蜀文化走廊。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庆市委的“一号工程”,成渝两地齐唱“双城记”,下好“一盘棋”。点石成金,作为“一号工程”众多重要项目工程中的一个文旅品牌组合,大足石刻将充分发挥作为重庆唯一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既与金沙遗址“点石成金”,也为建设巴蜀旅游文化走廊增光添彩,更为重庆市委的“一号工程”建设展现大足担当、贡献大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