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天下大足总第396期 >2024-01-17编印

“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大足刘后黎
创新养羊探新路
刊发日期:2024-01-1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新渝报记者毛双文/图
  “这是我们去年投用的全钢构模块化组装立体羊楼,设计年出栏6500只……”前不久,由30余名养殖户组成的学习考察团来到位于大足区铁山镇双桥村瑞丰现代农业黑山羊养殖基地,负责人刘后黎热情地接待了考察团,向他们分享了基地的建设情况和黑山羊养殖经验。
  像这样的接待,刘后黎已经对接过无数次。从一个门外汉,到黑山羊养殖能手,他带领公司依靠现代农业技术,走出了一条适宜在南方地区养殖黑山羊的高效循环农业之路,前来参观学习的养殖户络绎不绝。去年12月,刘后黎获评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

从“养鱼”转行“养羊”
  刘后黎今年52岁,老家重庆北碚区,早年由于家里条件不好,高中未毕业便辍学回家,帮着父母务农。在养羊之前,他曾从事了18年的水产养殖。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农村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当时,刘后黎见黄鳝需求旺,便借钱养起了黄鳝,由于不懂技术,结果全部亏损了。但他没有放弃,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养殖成本和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四大家鱼养殖,并承包了当地年丰渔场闲置的8亩鱼塘用来养鱼。
  那时的刘后黎年轻肯学,经常跑到离渔场不远的原西南农业大学水产学系请教专家。技术的支持加上刘后黎的勤劳付出,1992年,在渔场其他承包户都亏损的情况下,刘后黎的8亩鱼塘盈利2万元。1997年,25岁的刘后黎出任年丰渔场法人代表兼场长。后来,他又做起了鱼苗供应和甲鱼养殖,效益颇为可观。
  然而,2009年,刘后黎承包的渔场因为征地被收回。未来何去何从?他揣着赔偿款和卖鱼苗赚的钱,一时想不出答案。
  于是,刘后黎又去学校请专家支招,在水产学院专家的牵线下,他认识了张家骅教授,在一起交流中,他了解到大足黑山羊繁殖性能十分突出。
  “大足黑山羊普遍两年三胎,每胎至少产仔2羔,最多一胎产仔6羔,这样的产羔数量在国内肉用山羊品种中居前列,而且还具有遗传稳定、体格较大、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肉质好等特性,是国内非常优秀的山羊品种。”刘后黎迅速嗅到了这背后的商机,决定转行饲养大足黑山羊。
  2011年,在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刘后黎在铁山镇双桥村流转了170余亩土地,注册成立了瑞丰农业公司,并建成了大足当时最大的养羊场。

与高校合作实现循环养殖
  饲养好山羊并非易事,首先要解决的便是牧草供给的问题。
  “南方饲养山羊最大的制约,就是不能四季均衡供给牧草。”刘后黎说,早在2011年种羊场建成之前,他便与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专家一起,着手研究“羊—沼—草”循环养殖模式。
  “羊—沼—草”循环养殖模式,就是先种牧草,用牧草养羊,羊产生的粪便排泄物,进入沼气池进行氨化;再通过管道输送到田间地头,把它所产生的废物全部还田;田土肥沃后,再来种牧草。这个模式,不仅解决了黑山羊的“口粮”问题,还实现了养殖场污染的零排放。
  在这个模式中,羊粪也得到了很好的利用。羊粪是一种速效、微碱性肥料,有机质多,肥效快,适于各种土壤施用。刘后黎不仅用羊粪种草料,还将其用来种植有机蔬菜、水果,价格比一般的大棚蔬菜更高。同时,他还和西南大学联合开展了羊粪养蚯蚓的试验,用羊粪养殖蚯蚓,用蚯蚓养殖跑山鸡、稻田甲鱼,在创造更高经济价值的同时,让羊粪得到充分的转化,实现生态农业循环高效发展。
  去年,为了扩大养殖规模,更好地实现全舍饲养殖,刘后黎在基地新建成了一处全钢构模块化组装立体羊楼,该建筑共3栋,每栋4层,配备了完善的饲喂系统、通风系统、饮水系统、清粪系统等,将更有利于黑山羊的产业化发展。
  刘后黎介绍,目前基地存栏量在2000只左右,预计明年年底,黑山羊的存栏量可以达到7000只,出栏量近1万只。

建立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前些年,为了应对山羊市场行情低迷的情况,刘后黎在大足城区开了一家黑山羊专卖店。新鲜的黑山羊从养殖场宰杀后直送专卖店,配上瑞丰农场用有机肥生产的稻米饭、蔬菜、自制的豆瓣酱,吸引不少食客光顾,旺季月营业额近100万元。
  “这样的养销模式既满足了消费者生态环保的消费需求,同时也带动黑山羊销售。”刘后黎说,接下来,他希望把专卖店开到重庆中心城区等地。
  “餐饮并不是我们专卖店最主要的服务,我们主要是想建立自己的黑山羊鲜肉产品线下销售渠道,这样我们能尽最大努力保证羊肉的品质和价格,让高品质的黑山羊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刘后黎说,在此基础上,实体店可作为高端农产品线下销售平台,销售自家种植的绿色有机蔬菜等农产品。
  同时,刘后黎还加紧了黑山羊产品的开发步伐,一款1公斤重的黑山羊产品礼盒,不仅有切好的新鲜羊肉,还配有辣椒、蒜末蘸料包,炖煮方便,广受消费者的好评。
  “依托黑山羊种源优势,我们不断探索产业化发展路子,通过养加销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健全黑山羊养殖全产业链。”刘后黎说,下一步,瑞丰农业将结合生态农业、旅游体验、餐饮等,走以山羊为主导产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带动养殖户增收致富
  经过十余年发展,刘后黎带领瑞丰农业不断壮大的同时,也总结出了大足黑山羊全舍饲种羊提纯、繁育和商品羊规模化生态饲养的关键技术,探索出全株玉米、全株黄豆种、收、贮(青贮)、用的有效运行方式,研发出了能充分满足大足黑山羊各类羊群营养需求的与青贮全株玉米、全株黄豆种相搭配的精补料配方等实用生产技术。
  刘后黎对于自己这些年总结的经验、技术,一向慷慨相授。在这过程中,他成立了重庆大足黑山羊股份合作社,组织专家教授和实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对会员不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并安排公司专职技术人员到现场对会员养殖场选址、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生产销售等进行实地技术指导。
  此外,基地还吸引了来自市内外1万人次以上的相关产业从业者和爱好者到基地调研、参观、交流。刘后黎向到访者毫不保留地讲解,让总结出来的可在南方半山地地区不断复制的山羊产业发展模式和养殖技术得以实实在在地推广传播。
  依托大足区“借羊还羊”模式,从2017年开始,瑞丰农业借出种羊2000余只,在智凤、石马、拾万、珠溪等镇街成功发展50户养殖户,平均饲养大足黑山羊达100只,户年均产值10万元以上。
  “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的荣誉,对我是一种鼓励,未来我希望通过技术、经验分享等形式,帮助更多养殖户养好黑山羊,取得更大的收益。”刘后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