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都市报记者王巧西
日前,在黔江区黄溪集镇上,一栋民房底楼经过简单改造后,变成了占地约80平方米的庭院工艺品加工坊,20余台电子设备整齐排列,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假发编制,现场一派忙碌景象。在这里,集镇上的学生家长和周边村民,在闲暇时,农忙结束后,随时可以来务工。
黄溪镇黄桥社区居民杨秀容说:“我在镇上送学生,得空了就来做点手工活,一个月能挣1000块钱左右。”
“针对我们务工人员的情况,他们上班随时是机动的,随时来,有事随时走,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很自由,工资就是计件,每个月按时结工资。”黔江区黄溪镇庭院经济示范点负责人李方长介绍,1个月的产值在40万元左右,工人的工资每个月都要发8万元左右,长期都有50—60个人。
据了解,庭院工艺品加工坊是李方长利用闲置房屋,创办的庭院经济示范点。因为编织技术难度不大,且上班时间不固定,加工坊不仅让当地群众实现了轻松灵活就业,还有效拓宽了增收渠道。
庭院虽小,效益颇丰。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黔江区坚持因户施策,积极引导农村群众发展手工编织、土陶非遗产品制作、服装加工等10余种类型的庭院经济,带动了黔江区20多个乡镇(街道)上千名群众实现就近务工增收,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庭院经济发展格局,有效提升了农村群众的内生动力,进一步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