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时报记者夏荣伟
眼下正是万州区龙驹镇灯台村平菇大量上市的时候,宽大的菇棚里,一排排菌袋摆放整齐、蔚为壮观,朵朵如云的蘑菇从袋中“钻”出来,层层叠叠、鲜嫩饱满、惹人喜爱,清新的菌香飘荡在空中。
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分拣装箱,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四面八方。脱贫户张友田娴熟地用手掐住菇根,轻轻一扭,整朵平菇就轻松摘下,放进旁边的塑料箱里,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一箱。他说:“我们在这里务工,每天有80元工资,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很满意。”
灯台村党支部书记林森介绍,村里的产业是在脱贫攻坚中发展起来的,一直发展得很好,以“三瓜三菇”为主,即冬瓜、西瓜、南瓜,平菇、香菇、大球盖菇。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和村里实际,新发展了羊肚菌产业。现在正是平菇收获的时候,共有12万袋,一批又一批不断成熟,每天能采摘两千多斤。全村食用菌年产量有200多吨,带动123户村民参与其中,带动30余名村民务工增收,其中大部分是脱贫户。
而在溪口乡玉竹村砂糖橘基地,绿色的柑橘林在冬日里更显得生机勃勃。柑橘树一排排、一行行,整整齐齐、纵横有序,连片成林顺着山野起伏绵延,看起来蔚为壮观。
金秋砂糖橘每年秋天上市,现在已经全部采摘销售完毕,目前工人们正在进行清园和病虫害防控。果树林中,脱贫户杨开菊等20多人正在给果树进行绿色防控,将树上原来悬挂的黄色牌子取下来,挂上新的,称之为“挂黄牌”,桔林中已经挂了一大片。
“我因为家庭原因不能出门务工,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每月还能挣2000多元钱,已经很满意了。”杨开菊边忙碌着边说,这些年在基地务工,也学到了柑橘种植技术,这“黄牌”就是专用的粘虫板,可以预防病虫害,同时减少农药使用,是一种绿色防控方式,效果很明显。
一旁的脱贫户陈克芬说:“现在村里发展了产业,我们不仅有土地流转费,基地务工首先就是关照我们,不管一年用工量多少,我们都有活可做,工资保底每个月2000元,以前想都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的事情。”
金秋砂糖橘基地负责人陈芳华介绍说,他在玉竹村不仅发展了金秋砂糖橘,还有粉黛脆李、无核沃柑等产业,共有1000多亩。公司创办成了万州区就业帮扶示范车间,长年需要工人务工,在采摘季的用工高峰期,一天就有200多人,带动了村民增收,也是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做出了一些自己的贡献。
万州区把产业和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行动”。围绕万州区“7+5”现代化农业体系,大力发展水果、蔬菜、茶叶等产业。持续落实产业发展补助,创设粮油产业发展补助,1861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获得补助375万元。新发放富民贷、渝快助农贷、小额信贷等金融帮扶产品5000余万元,为产业发展送去“及时雨”。通过消费帮扶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完成消费帮扶6.57亿元。
为帮助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万州区落实帮扶车间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以工代赈等就业支持政策,构建了脱贫人口专场招聘、专机送工、专班培训的“三专”特色服务体系,5万余名脱贫户和监测户实现稳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