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看重庆总第393期 >2024-01-12编印

永川:卫生人才“县聘乡用”让村民看病少跑路少花钱
刊发日期:2024-01-1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重庆日报记者周雨
  1月10日,记者从永川区获悉,2022年以来,该区紧盯群众就医关切和基层医疗短板,大力推行卫生人才“县聘乡用”改革,把优质医疗服务延伸到基层,实现了农村群众看病少跑路、少花钱。
  朱沱镇位于永川最南部,全镇有40余名肾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过去,他们每周要到城里透析2—3次,非常不方便。
  “痛苦的不是透析的过程,而是在做透析的路上。”该镇62岁的尿毒症患者代某说,前几年,永川区所有透析点都设在城区,他不得不每周3次前往城区透析,1次透析需要4个小时,花在路上的时间则要五六个小时,每次去透析天不亮就出门赶车,天黑才回家,感觉自己“活着就是为了透析”。
  2022年初,永川区卫健委呼应患者关切,组团式选派永川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下沉到朱沱镇卫生院建设血液透析室,不仅出资300万元购买了13台血透机及水处理系统,还派驻2名医生和2名护士,一边开展透析医疗服务,一边采取“师带徒”“传帮带”方式帮助朱沱镇卫生院培养自己的血透专科医生与护士。
  经过两年发展,永川区人民医院“县聘乡用”医生与护士,已帮朱沱镇卫生院培养出1名血透专科医生、3名护士。如今,永川区人民医院只需派驻1名医生,就能实现血透室正常运转。血透室现在服务的病人共52名,其中朱沱镇本地患者41名,永川何埂、松溉镇患者8名,江津区石蟆镇患者3名。
  代某说,他现今在家门口进行透析,每次透析仅需半天,透析结束后还能接孙子放学回家,切切实实感到“透析能让自己活得更好”。他粗略计算,在朱沱镇卫生院透析后,他每年可以节省交通费、医疗费、餐饮费等近两万元。
  吉安镇卫生院过去没有急诊科,一遇到危重症急诊患者就用120救护车往区里的医院送,每月急诊转诊50车次左右。去年4月,永川区卫健委立足该院短板与需求,通过“县聘乡用”,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李琼选派到吉安镇卫生院。
  李琼到岗后,将该院10名医生、13名护士组织起来,开展气管插管、洗胃术、电除颤、心肺复苏、呼吸机使用等方面培训,使其人人过关。以此为基础,吉安镇卫生院仅用2个月时间就建起了门急诊部。
  永川区卫健委提供的数据表明,2022年以来,该区已分两批次共选派78名“县聘乡用”卫生人员到镇卫生院任职。在这78名“县聘乡用”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占比64.1%,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占比100%。
  这些“县聘乡用”人员共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增腹腔镜微创手术、钬激光碎石术等新技术、新项目103项,新建口腔科、泌尿外科等特色专科10个;同时累计培养徒弟90余人,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打造了一批“带不走”的人才队伍。2023年,该区农村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上升5个百分点,达到96.58%。
  永川区卫健委副主任杨德雨告诉记者,卫生人才“县聘乡用”改革能取得现今成效,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了“精准化派送、多元化投入、有效化激励”改革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卫生人才派得出、待得住、干得好。
  在精准化派送方面,该区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量和专业需求,组团式、叠加式、点单式下沉卫生人才,既可以12个月为“大周期”连续下沉,又可以3个月为“小周期”分段下沉,全方位、精准式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在多元化投入方面,该区建立基层发展建设资金池、技术服务协作资金池两个资金池,采取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区财政“各出一点”的办法,每年滚动充实“双资金池”,确保工作长流水、不断线、可持续。其中,永川区财政每年往两个资金池投入1000万元。
  在有效化激励方面,该区针对“县聘乡用”人员设立“虚拟单位”,单独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由接收单位日常管理,卫健部门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分配挂钩,解决下派人员“出工不出力”问题。
  同时,永川区还将“县聘乡用”人员处方权和处方医保工作账号同步调整到下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解决下派人员“虚挂”问题。
  另外,该区还出台激励政策,注重“县聘乡用”人员绩效工资、职称评价、任职优先激励,一是下派人员绩效工资不低于区级医疗机构平均水平;二是鼓励学历学位高、专业能力强的“县聘乡用”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挂职副院长,既提供技术支持也参与管理;三对“县聘乡用”人才服务期满后,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称、聘任岗位,调动下派人员工作积极性。
  在这78名“县聘乡用”人员中,目前有5人挂职卫生院副院长,15人晋升副高职称,6人任命为派出单位科室负责人或副主任,14人次获得区级以上表彰,与基层卫生人才实现了共成长、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