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看重庆总第364期 >2023-12-01编印

江津:“助农直播”吹响乡村“共富曲”
刊发日期:2023-12-0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刁太祥直播带“土货”。
  江津报记者黄昌怀摄

刁太祥直播带“土货”。   江津报记者黄昌怀摄

  

□江津报记者黄昌怀
  “大家好!欢迎来到慈云小园直播间。今天给大家分享我们村的羊肚菌、红苕粉、土蜂蜜,都是纯天然绿色生态产品,品质非常好……”11月23日19时,慈云小园“助农直播间”按时开播,江津区慈云镇小园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刁太祥端坐在直播台前,给粉丝们介绍起了当天的产品。
  为破解优质土特产困于乡村的窘境,今年,江津区慈云镇小园村在江津区委统战部帮扶集团的帮扶下,建立起江津首个由村集体经济运营的助农电商平台——小园村电商平台。该平台采取“图片+短视频+微信公众号”模式,在村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产品图片展区与视频直播室,架起乡村电商桥梁,让土特产“触网出圈”,为群众增收提供强大动能,吹响了乡村“共富曲”。

头雁领航 拓展致富渠道
  “老张,今年红苕粉晒干了没有,土蜂蜜割得有好多……”11月22日,刁太祥和驻村第一书记陈柏冬一起,来到小园村6组,一边了解产业发展状况,一边询问村民的“土货”收获情况。
  “电商平台建起后,刁书记带头走村访户,不光给本村卖‘土货’,还拓展到邻近的一水村。”陈柏冬说。
  常言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小园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大局,建起助农电商平台后,刁太祥、陈柏冬带头,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销售问题。
  近年来,小园村立足特色产业优势,以解决农产品“卖难”、消费者“买贵”、本地特色农产品知名度不高等问题为出发点,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益,做好“特色农业”大文章,及时将电商直播销售行业纳入“新业态”党建工作范畴,找准党建工作与乡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融合点。
  小园村电商平台建起半年来,有效对接农副产品季节性供应和市场需求实际,采取“村书记直播带货、邮政和驻村第一书记线下配送方式”,在线销售蜂蜜、柑橘、鸡鸭等农产品。截至10月底,电商营业收入突破3万元,预计年底前销售额实现8万元。

加强合作 壮大直播队伍
  直播带货要想成功,除了优质产品的选择、供应链条的管理外,直播人才的塑造也很关键。
  如何培育壮大“助农直播”技能人才队伍,为农业经济发展搭建平台?在帮扶集团出资金、出技术、出思路,大力支持小园村的情况下,小园村积极吸收人大代表、西部计划志愿者、村里年轻人才等加入直播队伍,还专门组织到重庆工商学校学习直播带货。
  电商平台建立后,小园村还与江津团区委、重庆工商学校及村内几家农业企业达成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充分调动专业合作社、农村创业青年等广泛参与乡村电商发展,为农特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搭建出一条“新通道”。
  11月中旬,小园村和重庆工商学校的直播团队进行了第一场电商直播带货合作,刁太祥带领工作人员通过“现场直播+讲解”的形式,为广大市民带去了一场生动的土特产展示宣传。
  这场直播以“师傅带学徒”的形式合理搭配,一对一指导直播销售知识,落实岗前培训、岗中指导、岗后总结的工作机制,确保直播人员能够做到用语文明、行为规范、业务熟练,让学员做到边学、边播、边卖。
  据悉,小园村“两委”还将整合各种资源,积极组织开展党建赋能电商直播培训,通过直播培训“搭桥建路”,推动农产品商品化,促进建立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

选好产品 接续做靓品牌
  直播带货要想火,产品质量必须真。
  “我们平常下村,哪家有些什么货清楚得很。”刁太祥一边指着小园村直播间里摆放的样品,一边介绍他们的货源情况。目前,慈云小园在村内已有产品和销售渠道的基础上,继续向周边村镇辐射,向经济实体延伸,确保在售农产品品类齐全、货源充足,具备一定质量优势和市场价格竞争力,不断争取市场话语权。
  “现在每周三或周四直播,针对江津城区的客户,周末就由驻村工作组‘捎带’一些。”刁太祥告诉记者。
  “过得非常充实,从直播开始前的准备,到直播期间的讲解,再到结束后的包装、发货等等,一刻都不能松懈。”小园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直播结束后要复盘,总结直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下一次做得更好。”
  为做大做响特色农产品品牌,小园村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面向特色产业种植户,精准打造“互联网+”销售模式,从采摘、分拣、包装到最后运输阶段实现全链条发展,切实把好产品推上网络平台、将售货点搬进田间地头、让消费者买得实惠满意。